江西省儿童医院省内率先开展儿童静脉中线导管植入术 实现“一针化全程治疗”

2023-09-27 14:41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魏美娟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报道:近日,江西省儿童医院成功开展中线导管静脉置入技术,对于中长期住院需要静脉治疗、急危重症过渡期或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儿静脉输液治疗提供新选择。

  9月3—4日,江西省儿童医院静脉治疗护理门诊成功在B超引导下,为免疫治疗患儿(2岁)及外伤患儿(7岁)的上臂置入中线导管。此项技术发挥“一针”全程优势,最大程度减轻患儿输液痛苦,让患儿住院治疗期间输液更舒适便捷。

  中线导管采用常规穿刺技术放置在前臂浅静脉,或采用超声引导技术放在上臂中段深静脉,其尖端不超过腋静脉。导管可满足治疗周期1-4周的患者使用,具有并发症少、使用周期较长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静脉治疗管路,填补了外周留置针(3-5天)和PICC(1月-1年)留置时间的空白。

  护理部副主任易琼介绍,中线导管技术的开展可延长静脉输液的时间,避免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降低了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输液的安全性及护理工作的高效性,为临床输液拓展了新途径,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静脉治疗技术水平上了新台阶,对儿童提升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推进新技术、新理念、新规范有着重要的意义。

  该技术主要适用,输液时间1-4周;躁动、谵妄、意识模糊等病人,用普通留置针易脱出的病人;血浆置换、干细胞采集、血小板采集;快速大量补液病人;急诊需要紧急置管的病人;重症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后需要替换导管,用它暂时替代,抗感染控制体温后再使用CVC和PICC。

  目前医院已开展中心静脉置管(CVC)技术、B超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完全植入静脉输液港(PORT)技术、中线导管置入(MC)技术、迷你中线导管置入技术,年平均服务1000余人,能满足临床不同输液需求,为患儿输液安全保驾护航。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