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江豚时隔40余年重返南昌主城区赣江江段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郑周贇报道: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国第二、江豚时隔40余年重返南昌主城区赣江江段、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突破50%……9月28日,江西省召开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近年来江西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三个阶段性显著成效”。
江西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先行者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兵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江西省就提出要写好“田园诗”、画好“山水画”,大力实施“山江湖工程”;
新世纪以来,提出“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绿色崛起”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2014年全境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6年列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了更高的起点。
2023年7月,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作出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决策部署,对江西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国第二
近年来,江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为重点,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品质”协同并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三个阶段性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绿色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稳居全国第二,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2年获全国优秀,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第3。今年1-8月,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6.2%,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7%,长江干流和赣江干流稳定在Ⅱ类水质。江豚时隔40余年重返南昌主城区赣江江段,赣鄱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江豚微笑”“万鸟齐翔”成为美丽江西生动名片。
绿色发展指数连续9年居中部第一
“十三五”期间,江西以年均3.1%的能耗增速拉动年均7.6%的GDP增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第18位前移至第15位。绿色发展指数连续9年位居中部第一。2022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27.1%、40.5%,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5个,居全国第3位,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跃居全国第4位,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突破50%。
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框架全面建立,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体系,连续8年由省政府向省人大会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编制实施美丽江西、生态保护、节能减排、新能源发展等系列规划,出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全面开展生态文明改革攻坚行动,35项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等特色改革成为全国样板,赣州市、南昌市获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督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