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牺牲后留“无字家书” 毛泽东赞其人才难得

2024-01-02 11:25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陈毅安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曾风、曾庆扬报道在红军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为革命理想英勇献身的先烈,在他们当中,有不少年纪轻轻就牺牲在战场的青年战士,陈毅安便是其中之一,他就像一颗流星,闪耀天际的时间太短,连名字都不为世人所熟悉,但他的光辉却不该被历史忘记。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了革命圣地井冈山,踏上这片毛泽东与陈毅安共同战斗过的土地,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回望那段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

  陈毅安(1905—1930),湖南湘阴人。1920年考入湖南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1927年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陈毅安在世时,毛泽东曾多次向彭德怀提起这个人,毛泽东说道:“军政兼优,人才难得。”陈毅安英勇牺牲后,1958年前后,彭德怀也曾亲自为陈毅安题词,他写道:“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

  纸短情长 是革命人独特的浪漫

陈毅安给未婚妻李志强的贺年片和信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展厅内,有着一个单独的展柜,里面放着一封保存完好的家书,上面字迹清晰可见,在这封信的一旁还有一张用英文书写的漂亮的明信片,明信片封面为一女话务员的圆形金边头像,头像下是“恭贺新禧”四个金色隶书,封底为梅花的花瓶图案,下方为“上海大东书局精印”文字。内页为贺卡的内容,用英文书写:My sweet-heart Miss Lee。落款为Cheng Bing。书信则是在普通的白纸上面用铅笔书写的竖行行书。

  据井冈山博物馆讲解员廖俊杰介绍,这就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陈毅安写给未婚妻李志强的一封家书。在这封家书中,陈毅安写道,“我现在天天跑路,钱也没有用,衣也没得穿,但是精神非常愉快,较之从前优美生活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不受任何人的压迫”。从字里行间可以真切感受到,这群年轻人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精神的愉悦,是对理想的执着坚守。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位我军的高级指挥官,在1930年的长沙战役中,也是生前最后一战,担任前线总指挥,腰部连中四弹,壮烈牺牲,年仅25岁。

  1931年3月,李志强收到了一封期盼已久的来信,信封上是丈夫陈毅安的亲笔字。可当她把信拆开,里面却只装着两页白纸,原本欣喜的李志强神情急转直下,泪水一刹那便涌了出来。因为陈毅安生前与她约定,会把一封没有写字的信交给战友,如果他牺牲了,战友就会把这封信寄给她。“你若见到无字信,便不必再等我了。”

  但李志强当时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因为在那个年代,很多革命军人为了保护家人不受牵连,都会来个有意“告别”。随着革命形势不断进入严峻,李志强更加坚信,她的丈夫陈毅安还在干革命。1937年,她又给八路军总指挥部寄去一封信,内容是询问自己丈夫陈毅安的情况。毛泽东看后,委任彭德怀回信,彭德怀眼含热泪,给爱将的妻子写信,确认了陈毅安牺牲的事实,原来,无字信是真的。

  李志强和陈毅安相识于1921年,当年,18岁的陈毅安正在湖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暑假期间,他回到了家乡湘阴县,特意拜访了小学语文老师,正巧遇上了师母的外甥女,当时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就读的李志强,两人一见钟情。

  然而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陈毅安和李志强聚少离多,书信成为他们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深爱着陈毅安的李志强,舍不得他流血牺牲。而陈毅安总是在信中耐心地开导她:“爱情固然要重要,但不要成为痴情。换句话说,不要牺牲一切来专讲爱情。如果人人不去流血牺牲,那中国就无药可救了。”

陈毅安和李志强的合影

  驰骋井冈 以一胜十的青年骁将

  陈毅安不光革命信仰坚定,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中,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名句,而当时在前线指挥黄洋界保卫战的就是时任红四军第31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的陈毅安。

  1926年10月,陈毅安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教导师师部,不久,下到第三团第三营第七连任党代表。1927年5月,第三团开进武昌城,担任武昌国民政府警卫任务,改称“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这个由共产党控制的团一路辗转,追赶南昌起义队伍的脚步,虽未赶上,却于那年8月在修水休整期间,等来了以中央特派员身份来湘东组织秋收起义的毛泽东。于是警卫团编为秋收起义第一团,在9月8日那天参加了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

  1927年9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前委在浏阳文家市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迅速脱离平江、浏阳地区,沿罗霄山脉南移,寻求立足之地。陈毅安全力支持毛泽东提出的战略方针。9月23日,在江西萍乡芦溪遭敌袭击时,辎重队的20担大洋,经过枪林弹雨,依旧安然无恙。9月29日三湾改编时,陈毅安任军官教导队队长,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连长、营长,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到达井冈山后,陈毅安追随毛泽东,打了很多次漂亮的反击战。很快,这个俊朗清秀的年轻人,便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一线指挥员。不仅如此,陈毅安还组织开办了修械厂、被服厂和战地医院,率部打土豪、分田地,筹措粮弹,建立地方政权,受到毛泽东的赞扬。

  1928年7月下旬,红四军二十九团擅自行动,由酃县(今炎陵县)前往湘南,部队遭受重创。消息传来,毛泽东心急如焚,决定亲自率第三十一团第三营前去湘南接回二十八团。此时国民党军知道井冈山空虚,已合兵攻来。危急时刻,毛泽东亲自点名陈毅安留守井冈山,临行前交代他:局势还会严重的,你率领一营留下,任务是保住井冈山!

  果不其然,8月下旬,湘赣敌军见红军主力已去湘南,便乘虚“会剿”井冈山,妄图把还留在井冈山的红军一网打尽,而此时留守在井冈山大本营的只有袁文才率领的红军三十二团。8月27日,陈毅安在永新西乡接到了袁文才的急报,立马带上两个连,从宁冈、永新、茶陵边界撤退,昼夜急行,于次日下午赶到了井冈山要塞——黄洋界。在黄洋界,陈毅安指挥部队击溃敌军3次进攻,并亲自将一门迫击炮校准目标,连发3弹,吓得敌军连夜逃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临危受命 一代热血青年壮烈牺牲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要向赣南、闽西进军,红五军留守井冈山根据地。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陈毅安留在红五军工作,先后任副参谋长和参谋长。并且毛委员还亲自过来找他谈话,一直谈到深夜。

  红四军走后,形势越来越不利,围攻井冈山的敌军增加到21个团。红五军准备突围,但需要先把伤病员撤走。战争环境是残酷的,陈毅安伤情尚未痊愈,大家都劝他先撤走,但他一直坚持着参加各种会议,和大家一起奋战。直到在彭德怀军长的耐心劝说下,陈毅安才服从组织安排,从井冈山双马石哨口南面的荆竹山突围。

  1929年3月初,百花初开的时节,陈毅安终于回到了阔别3年的故乡,也终于和李志强完婚。但没过多久,又挥别妻子重返战场。1930年7月,担任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战役的前敌总指挥,8月7日凌晨,陈毅安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壮烈牺牲。

  自1922年起,陈毅安一共给妻子李志强写了54封家书,这些家书中承载着战火的记忆,寄托着沉甸甸的革命信念。就在他壮烈牺牲前不久,在长沙与怀有身孕的新婚妻子李志强会面后,或是有所预感,他对李志强说:“为了达到革命成功的目的,只有牺牲个人利益,这是共产党员应当自觉遵守的纪律。”此后,李志强牢牢记住丈夫说的这些话,也一直以此要求自己,要求儿子与孙子。

  1951年,毛泽东亲笔签发了首批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陈毅安烈士的证书为第九号,因此他也被称作共和国第九烈士。1982年李志强去世后,如愿与陈毅安合葬在了一起,并且两人的骨灰一起送回了井冈山,安葬在井冈山根据地陵园。如今他们的后人每年都会前来祭奠,将陈毅安和李志强夫妇一生的革命壮志与情怀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什么是爱情?陈毅安与李志强的爱情是令人生羡的,不仅仅因为陈毅安为妻子所写的那54封书信,也是李志强对丈夫一生的支持与“陪伴”。

  面对革命事业和爱情,陈毅安选择了前者,不是因为爱情不重要,用他自己的话来讲,“爱情固然要重要,但不要成为痴情”。从更深层次来理解,陈毅安的心中是有着大爱的。他认为,每个人都会有爱人、家人,如果谁都不去干革命,都害怕流血牺牲,那中国还能有救吗?

  陈毅安写给李志强的信中,不仅仅是对妻子的思念和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趣事,更多的是他慷慨激昂治国救民的人生志向。作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的高才生,陈毅安本有机会去过更好的生活。但他却义无反顾投身革命,并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依然坚定表达了自己无论如何都会站在工农一边的立场。

  井冈山时期是革命最为艰苦的时期,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陈毅安连写的信都找不到邮寄的地方。但他却说,虽然每一天的工作都非常忙碌,但是感到非常愉悦,因为精神是自由的。为了这种珍贵的自由,陈毅安带领部下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工作,他也始终坚信革命道路再崎岖,也一定会胜利。

  这就是陈毅安身上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革命精神,他短暂的一生里有着两位恋人,一位是“马列主义”,另一位是李志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