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丰盈一江春水

2024-04-19 04:48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一条大江,出千峡、纳万川,一路向东;一条大江,奔腾不息,百折不挠,浩浩汤汤;一条大江,气象万千,见证历史,激荡未来。

  大江奔流,潮涌赣鄱。

  春意盎然时节,九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152公里最美岸线,将一方形胜之地的历史与人文交织在一起,一幅新时代的山水卷轴在赣北大地上徐徐展开。

  九江,旧名浔阳,长江流经九江段古称浔阳江。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无不钟情于这片土地。

  他们写山寺桃花,写悠然南山,写“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历代以来,众多诗人在这里赋诗作词,作品不计其数。这些诗篇不仅描绘了九江的山水风物和人文景观,也寄托了诗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诚如清代诗人张维屏所说:“枫叶荻花何处寻?江州城外柳阴阴。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

  今日的浔阳城、长江岸,一江春水绘碧颜,无边光景一时新。

  琵琶亭前听新曲

  时光回溯到1200多年前,唐元和十年(815),白居易由长安贬谪江州司马。次年秋日的一个夜晚,他来到浔阳江头送客,有舟中夜弹琵琶者,“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女漂泊江湖的遭遇令他感同身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挥笔写下长篇叙事诗《琵琶行》,从此传颂千古。

  3年多的江州贬谪生涯,白居易写了300余篇诗文,成为其诗意人生的重要片段;他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创作观,成为历代文人的座右铭。而《琵琶行》,是他在浔阳江头发出的千古一叹,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不朽佳作。

  后人为纪念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客处建起琵琶亭。

  琵琶亭历经废兴,屡毁屡建。1988年3月,九江市在原址下游5公里的江边重建琵琶亭。由于重建后的琵琶亭比较狭小,难以展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2012年以来,长江岸线整治行动不断深入,琵琶亭周边9座非法码头被先后拆除,琵琶亭景区再建工程启动。

  2017年4月,琵琶亭景区正式向公众开放。再建的琵琶亭景区,占地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唐代建筑风格为主。回廊布局连接着白居易纪念馆、历史文化区、多媒体展示区、诗词艺术区及琵琶亭,整个亭园由亭、台、楼、廊、池等组成,是一个集人文历史与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复合式景区。

  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九江市以琵琶亭景区为主体,串起锁江楼、浔阳楼,建设“最美长江岸线”,琵琶亭也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内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

  穿越千年的琵琶声,在浔阳江畔再次响起。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走进琵琶亭内,音乐声骤然响起。通过声光电数字技术,游客可登上浔阳江那艘白居易曾经坐过的古船,沉浸式体验江州夜色的梦幻之美;还可以在船上的木桌前,与白居易月下对酌,同作琵琶诗、共赏琵琶曲,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从琵琶亭来到滨江绿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如同一条文化纽带,串联起九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这里既能观赏长江恢宏壮阔的景象,也能体验浔阳江畔的千年文化传承。琵琶亭等人文景观见证了九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悠久历史,而琵琶书屋、绿色廊道等现代惠民文化设施,让长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九江市博物馆原馆长、文史专家汪建策说:“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目的就是要把这些历史文化标识具体呈现,让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充分融合、和谐共生。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保护、利用和活化彰显当代价值,让历史有温度,让文物活起来。”

  石钟山上闻奇音

  有时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就在白居易写下《琵琶行》268年后,1084年,另一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苏轼也来到了浔阳江畔。不同的是,他所到之处,是距琵琶亭30公里外的石钟山,在这里,他留下了名篇《石钟山记》。

  两个朝代,两种心绪,两般风格,他们却在彼此的尽情吟咏里,完成了文学史上一次难得的精神唱和。

  1084年春夏之交,苏东坡由湖北黄冈坐船去河南临汝,正好赶上其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今德兴市)去做县尉。苏轼一家于是乘船绕道湖口,送苏迈上任。六月初九,他们抵达湖口,父子两人登上石钟山,意欲探寻这座奇山命名的由来和秘密。

  石钟山,被誉为“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位于今九江市湖口县,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山势虽不高,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山体内外充满了奇妙的声响。

  苏轼抵达石钟山这一年,已经48岁。然而,他依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忱。他在石钟山的游历中,不仅欣赏到了美景,更在内心深处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是夜,月明星稀,苏轼与苏迈两人坐着一条小船,趁着皎白月光,慢慢地划到峭壁下面。只见岸边大石峻峭陡立,好似奇鬼猛兽。突然,一种巨大的声音轰隆隆隐隐传来,侧耳细听,响声洪亮沉重像钟敲,不绝如缕。他们探下身子,慢慢划到近处,借着月光,仔细一看,原来山下有深浅不同的山石空洞和裂缝,波浪进去,动荡冲击,声音回响,仿佛洪钟敲击,又似众人在齐声奏乐。

  苏东坡笑对苏迈说,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刚才听到的响声,就像古代宫廷的钟声一样。石钟山何以命名,苏东坡似有结论。这次月下探奇,苏东坡把所见所思,写进了《石钟山记》。

  其实,对于石钟山的命名原因,历来争议不断,并无定论。到底是因形似覆钟而被称为石钟山,还是因水波叩击山底石洞声如钟而得名,从北魏的郦道元到清代的彭玉麟,争论持续了上千年,但似乎并不影响其“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美称。

  山不在高,有文则名。

  如今,石钟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苏轼当年听到的“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景象,今天依旧回响在每一个游客的耳畔。

  在石钟山景区响石艺术馆里,我们巧遇了今年已经82岁的馆长杨赤宇。他正全神贯注地在一堆奇石上敲击奏唱乐曲:“鄱阳湖上好风光,风帆飞去水天长;渔家笑唱丰收乐,歌声满湖鱼满舱。”

  杨赤宇告诉我们,他奏唱的正是鄱阳湖畔流传千百年的《鄱阳湖渔歌》。他还创作了《石钟山响石歌》等不少歌曲,每天为游客献唱的同时,还义务讲解石钟山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

  石钟山的石头是怎么集中“唱歌”的?原来,20世纪80年代,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杨赤宇到石钟山考察,将无意间发现的一块响石收藏了起来,此后数十年里,又陆续收集响石百余块。2001年,杨赤宇在石钟山景区内创办响石艺术馆,展示形态各异、音质不同的响石,免费接待游客达300万人次,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奏唱《鄱阳湖渔歌》等乐曲3万余次。

  如今,杨赤宇的儿子杨帆在父亲的熏陶带领下,也练就了一身让响石“唱歌”的本领。他表示,随着父亲年龄的增大,自己准备继承父亲的事业,让石钟山的历史、人文和时代好声音,响彻“江湖两色、石钟千年”的长江之畔。

  江豚湾里觅精灵

  2024年1月20日,一部江西本土出品的新国风动画电影《江豚·风时舞》亮相全国院线大银幕。这部长江大保护题材动画电影的主角,正是被称为长江微笑天使的江豚。

  电影以长江流域生态守护及地域文化发展为主线,从“长江精灵”江豚的视角,揭开鄱阳湖水龙卷的传说故事。电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采用特色唐代岩彩画风格,以青少年喜爱的动漫题材为载体传播长江保护理念,演绎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讲好最美长江江西生态的故事。

  主创人员介绍,影片的取景地均在九江,如湖口江湖两色、石钟山、鞋山,庐山,永修最美水上公路,都昌老爷庙、东方百慕大等江西知名地标场景。随着电影的热播,被誉为江豚的“最佳栖息地”——中国·江豚湾(湖口)水生生物保护基地(以下简称“江豚湾”)也成了网红打卡地,其独特的生态景观、科普景观和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一个小县城,缘何能建成一座大型国字号科普馆?当地又是如何开启生态文明新实践,让美丽江湖呈现多元之美、系统之美的?

  记者从湖口县城出发,驱车20分钟便来到了江豚湾。江豚湾临水而建,衬以周边座座青山,一幅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生态美景映入眼帘。

  漫步江豚湾,最热闹的当属水生生物保护基地淡水鱼科普馆。络绎不绝的游客和一队队研学的学生,在参观入口处排起了长队。科普馆里,中华鲟、胭脂鱼、大鲵、水母、豹纹鲨、虱目鱼等各类珍稀鱼类在偌大的缸体内自在游弋、觅食,观者一边观赏各种水生生物,一边打卡拍照,仿佛置身于蓝色梦幻的水中世界。

  “中国·江豚湾(湖口)水生生物保护基地是中国第一家综合性淡水鱼科普馆。场馆分设长江水系综述区、鄱阳湖展示区、淡水展缸区、海洋展示区等8大展区,展示物种120余种及近1.2万个(尾)生物及珍稀物种标本。”湖口县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主任余先华说,自2023年元旦开馆迎客至今,该基地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希望通过沉浸式参观体验等形式,唤起大家保护长江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在江豚湾南北港江豚暂养基地,生活着两头雄性江豚。

  2023年2月,两头长江江豚被困鄱阳湖松门山水域。为救护这两头“水中国宝”,湖口县将鄱阳湖的一个湖汊辟为暂养基地,供这两头江豚逐浪戏水。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它们在“新家”生活得怎么样?

  我们跟随巡护员一起登船。宽阔的湖面微风习习,波光粼粼,一番探看下来,并未见到江豚出水,放眼望去,湖面宁静安然。巡护员告知:“江豚喜阴,今天没有露脸,兴许是让你们留点念想,下次再来看它呢。”而我们并不觉得遗憾,保护江豚少不了久久为功的韧劲,哪怕只是一次邂逅。

  万物有灵,万物有源。湖口县文广新旅局党组书记张腾表示,电影《江豚·风时舞》的热播,让更多人了解到江豚和水生态的保护,对长江生态保护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鄱阳湖畔,张腾感慨:“未来,在江豚湾,长江江豚不仅能生活得好,还能繁育得好,这里将会是它们的‘幸福家园’‘留恋之地’。”

  一江清水绵延不尽,新时代的长江,正在人们的呵护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共建长江生态文明,接续长江文化滋养,挖掘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每一朵奔腾的浪花里,都有说不完的精彩故事和传奇。

  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毛江凡

 

编辑:李孟玲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