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南昌春天的美味—野生藜蒿

2024-04-27 06:54 阅读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一听到这句话,大家就知道,这说的是鄱阳湖特产——藜蒿。“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宋代大才子苏轼诗中描述的正是藜蒿。

  可是这长在鄱阳湖的草,是怎样进入南昌老百姓饭碗的?关于藜蒿的秘密和故事,你又知道多少?今年的藜蒿炒腊肉,你吃过了吗?

  壹/ 溯源

  天气转暖,藜蒿就和着春风的脚步,萌生于湖区的滩涂上等野外之地,正月藜、二月蒿,三月当柴烧。

  关于藜蒿名称的由来有着不同的传说。一种说法是,藜蒿的名称来源于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他在饶州任刺史时,发现当地人采集一种野草,古称蘩,当时已被称为白蒿。颜真卿认为这种草名不符实,因为它对当地人有着重要的食用价值,于是建议改称为藜蒿,意为众人喜爱的野蒿。

种植的藜蒿

  还有一个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相关的故事。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天下,曾在鄱阳湖对战十八载。一年春天,朱元璋被围困于康山草洲,船上所备粮草尽数消耗。朱元璋数天未食蔬菜,食欲不振,日渐消瘦。伙头军着急之际,忽然发现草洲上生长着一种碧绿的野草,便随手扯了一根嫩茎嚼了一下,顿觉满口生香,清脆爽口。伙头军灵机一动,采摘了许多野草,去其叶,择其茎,与军中仅剩的一块腊肉同炒。当这道香味四溢的野菜端上桌后,朱元璋连声叫好,食之精神大作,一举挫败了敌军,后来建立了明朝,遂赐此草名为藜蒿。

  贰/ 记忆

  知道了藜蒿的由来,想要追溯南昌人吃藜蒿的时间长度却有点难。作为“80后”的记者,只记得爷爷说他吃过,爸爸说他也吃过,而记者儿时的记忆中,每年的2月开始,自己就跟兄弟姐妹们围着淌着水的、用麻袋装着的新鲜藜蒿“战斗”——撸掉藜蒿的叶子,掐掉藜蒿的老茎,留下一段嫩嫩的或红或绿的长茎条,然后放到菜篮子里成为备菜。周末好端端的一个上午,就被这一麻袋的野生藜蒿弄得五指全黑,几天也没办法清洗干净。

  藜蒿是南昌人从小吃到大的春季必选美味,可见藜蒿在南昌人心中分量。藜蒿炒腊肉还是南昌的一道特色名菜,属十大赣菜之一。2008年,藜蒿炒腊肉还入选了“奥运菜单”。藜蒿炒腊肉中腊肉金黄,藜蒿青绿,脆嫩爽口,有一股特别的清香。这道菜基本上在每个赣菜馆都能吃到,也是外地人必点的一道特色菜。

藜蒿炒腊肉

  可其实,南昌并不怎么产野生藜蒿,南昌的野生藜蒿多来自于鄱阳湖水域。听父辈们讲,其实爷爷那辈,南昌并不流行吃藜蒿。后来生活好起来了,大家不缺肉吃后,才流行吃藜蒿的。据说最早的时候,藜蒿是随着水飘到赣江南昌段一些区域,比如以前的富大有堤赣江水域附近,南昌人就把这些野生的藜蒿采摘回家食用。于是,有商贩看到了此中的商机,便大量从鄱阳湖区域收购当地村民采摘的藜蒿,再贩卖到南昌。那时候都是批发性质的,一麻袋一麻袋地卖,所以才有了前文所述“80后”记者的“痛苦”记忆。

  南昌的“80后”除了有择藜蒿的记忆,一些人还有在赣江南昌段的一些堤坝、路边采摘藜蒿的记忆。那时候,一群人弯着腰挤成一堆,掐茎、拔根,每个人忙得不亦乐乎。松软的土,轻轻往上一提,藜蒿细长又白嫩的根就带着泥被拔出来了。

  现在,南昌市区的水域周边已难寻野生藜蒿的踪迹,最近能够看到野生藜蒿的地方,距离南昌市区也有1.5小时的车程了。

  叁/ 采摘

  近日,记者驱车2小时,来到九江为数不多还需要坐轮渡通行的一个江心小岛——柴桑区江洲镇,在这里寻找到春天尾巴上的野生藜蒿。当成片成片野生藜蒿在记者眼前呈现时,吃了这么多年藜蒿炒腊肉的记者,才第一次见到这种成长在鄱阳湖区域的野生藜蒿。

  人还没靠近,就有一股说不清楚是藜蒿还是艾草的味道飘过来,一片接着一片的藜蒿,像野草一样生长在湖水旁边,跟菜市场卖的藜蒿不同,野生藜蒿的根茎是青红的,有些细小,没有菜场贩卖的藜蒿粗,看起来有点“营养不良”的样子。据当地村民说,野生藜蒿都不粗,能吃的部分也不多,不像大棚产的藜蒿,从头到尾都能吃。采摘野生藜蒿的季节性较强,每到江南三月、草长莺飞的季节,当春风送暖之时,生活在水乡泽园的人们会结伴到湖畔采摘藜蒿。

湖畔采摘野生藜蒿

  “春节前,我们当地人是从土里挖藜蒿的,那时候最嫩,最贵的时候卖60元一斤,都是卖到湖口、九江、南昌。过年后,藜蒿就都出土了,那时候大一点,很多湖口、九江的村民都来我们这里采摘藜蒿,我们这个江心洲四面环水,哪里都是野生藜蒿,现在你们来晚了,虽然还是春天,可是藜蒿已经老了,真的就是草了。”九江柴桑区江洲镇柳州村村干部刘潮跟记者说道,以前,若藜蒿漂满了水面,村民用钉耙和镰刀在水上收割,一船一船地装。

  因为地处偏远,柴桑区江洲镇一直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四周都是野生藜蒿等多种野生农作物。江西省人民医院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罗昭淦带着队伍扎根在这里,协助村里发展。罗昭淦说,藜蒿,学名狭叶艾,又名芦蒿、水蒿、青艾等。《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记载:藜蒿气味甘甜无毒,主治五胀邪气,风寒湿脾,补中益气,长毛发,久食轻身,耳聪目明,防衰。老中医有“正月仙草,二月蒿”的说法,意思是正月间的藜蒿采摘吃后,有祛湿、除毒功效。到阴历五月时,人们用蒿草挂在门口可驱蚊、蝇。

  肆/ 野趣

  野生藜蒿主要产自鄱阳湖沿岸,每年清明前后是野生藜蒿盛产的季节。最早是生活在鄱阳湖边的渔民发现,因烹饪食用后具有一股特殊的水草清香,而慢慢传入南昌上了百姓的餐桌,逐渐成为南昌的一道名菜。

  “野生藜蒿就是春天一个季节的菜,错过了就要等来年。九江这边的人也吃藜蒿,但是我感觉没有南昌人那么喜欢吃,今年很多南昌人沿着鄱阳湖到处采摘野生藜蒿,都上了好几次网络热搜。”罗昭淦说,尽管野生藜蒿的可食部分较少,其独特的浓郁风味却非人工种植的青梗藜蒿所能媲美。对于钟爱藜蒿的人来说,品尝过野生藜蒿后,很可能会认为以往所食的种植藜蒿相比之下显得平淡无奇。

野生藜蒿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许多非本地村民的采摘团队,一名大姐教大家怎么去找到更嫩的野生藜蒿。大姐说,现在又多了一种旅游方式的采摘,就是一边踏青,一边摘藜蒿等野菜;采摘藜蒿的过程不仅让大家体验到了春天郊游踏青的乐趣,更使大家收获了大自然赋予的丰富野味,这种快乐在城市生活中是难以感受到的。

  文/刘晨昱 曾伟轩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罗素静 图/曾伟轩

 

编辑:李孟玲 审核:黄玉龙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