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治理隐形加班,亟需监管“显形”

2024-04-30 14:44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近日,“5000块工资46个工作群”的话题冲上热搜,再次引起人们对隐形加班的讨论。“隐形加班”即休息时间还要完成工作任务,使用互联网和各种即时通信软件随时随地加班。这种加班将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完全混在一起,又不能享受加班费,让职场人不知不觉“被加班”。(4月28日光明网)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手机、电脑等设备极大提高了办公的便利性,但同时也在逐渐模糊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让“隐形加班”这一现象悄然成为职场“新痛点”。“5000块钱的工资,46个工作群”话题引发热议的背后,既折射出用人单位加班制度有待规范的问题,也反映出很多被迫隐形加班者的无奈。

  “隐形加班”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无声侵犯。它不仅占用劳动者的私人时间,更容易打乱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对于很多职场人而言,手机已成为最不受待见的工具。当工作一天回家后,面对不停闪烁的工作群,这种“全天候待命”的状态,无疑是一种扭曲的加班文化,它不仅关乎加班费的补偿,更触及职场人合理作息的重要问题。

  针对这一饱受诟病的“隐形加班”,司法层面已经开始关注,今年的“两高”报告中就首次出现了“隐形加班”“离线休息权”等提法。“隐形加班”劳动争议案也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该案系全国首例在裁判文书中明确“隐形加班”问题,首次对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隐形加班提出相关认定标准。种种迹象表明,“隐形加班”不仅为劳动者所不满,更为法律法规所不容。

  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劳动者没有勇气与用人单位“撕破脸”,并且对于“隐形加班”还存在法律上举证和认定困难的情况。由于法院将“明显占用休息时间”和“提供实质工作内容”等作为认定加班的重点判断因素,当劳动者不能直接证明系经用人单位安排加班,未能证明劳动者所主张的存在连续性、常态性加班情形时,就可能出现判决不支持赔偿加班费的情况。这也导致尽管隐形加班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却常常出现有法难依的困境。

  所以,打破“隐形加班”的僵局,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不断跟进立法精神、持续倾听劳动者声音、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处置力度,将劳动法从高阁上拿下来,落实到每一位劳动者身上。与此同时,法律层面也应当与时俱进,明确划定“隐形加班”和法律责任,为劳动者维权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用人单位也需要自查自纠,让正常工作和隐形加班的边界更加清晰;劳动者也应该勇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必给“隐形加班”留太多“面子”。

  毋庸置疑,“隐形加班”现象的热议与“离线休息权”的倡导,是劳动权益保护的重要里程碑。社会各方的持续关注,可以汇聚成倒逼“隐形加班”退场的“显形力量”,也期待“离线休息权”早日成为社会共识,并且得到有效落实,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下班后安心“离线”,更让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休息权益持续“在线”。

  (陈奇)

  编辑:徐楫越

  校对:熊细娇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