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在形式上费劲,让干部忙有价值

2024-04-30 17:19 阅读
大江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持续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时间、精力为居民群众服务。这鲜明释放了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做实功、求实效的强烈信号。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优一公里”,忙是常态。坦诚地讲,干事业、抓改革、促发展,不吃苦受累是不可能的。只要是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群众福祉,党员干部吃点苦、受点累,都是心甘情愿的。可基层干部怕的是身心被形式主义牵着走,忙不到点子上,实处上使不上劲、形式上空费劲,到头来不过是瞎忙、白忙。如,有的地方“创新”政策一个又一个,基层干部只好在活动组织上求“花样”、在美化材料上搞“包装”;有的政令繁多,数据、材料重复要、多头要,让基层干部成为“表哥”“表姐”;有的在政策执行上“上下一般粗”,搞层层陪会、层层陪同那一套,让干部分身乏术;有的考核标准过高过细,逼得工作人员“实事虚做”,搞“纸面落实”……凡此种种,让基层干部空耗费了精力、白费了时间,消磨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事业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形式主义是干事创业的“绊脚石”。试想一下,如果一味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博眼球、图虚名,具体工作谁来抓、谁来推?群众难事、急事、烦心事谁来解?工作虚化、弱化、形式化,不仅群众不认可、不买账,还贻误了发展机遇。因此,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向形式主义“开刀”。

  “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基层干部忙而无用、盲目而动、工作“空转”,归根结底是制度设计不够优。推动基层减负增效,必须理清基层责、权、利。一方面,要做“减法”,建立健全工作事项准入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清晰基层组织权责,让基层干部回归主责主业。各级职能部门也要挑起该挑的担子、肩负该负的责任,不能“甩包袱”“加担子”,更不能只讲“属地”责任,不讲“属事”责任。另一方面,还要做“加法”,加大向基层放权赋能力度,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让基层干部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再轰轰烈烈的形式,也不如扎扎实实的工作。因此,少做点表面文章、少弄点花架子,才能让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真正忙有方向、忙有价值,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徐卫清)

  编辑:熊细娇

  校对:徐楫越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