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教育局及学校倡议:禁止“烟卡”入校园

2024-05-26 16:22 阅读
广州日报综合

近期

小学生群体兴起一种新的游戏

拍“烟卡”

“烟卡”由废弃烟盒制作而成

图源:南方日报

孩子们把各种烟盒盖撕下来

折成长方形卡片

双手合拢,以空掌心击拍地面

烟卡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

不仅如此

孩子们还会根据香烟价格

将“烟卡”分为不同等级

放学时段,学生们聚集在一起玩“烟卡”。图源:法治时报

有家长和小学老师反映

因为玩“烟卡”

许多孩子对香烟品牌的了解

甚至超过了吸烟的成年人

为了收集不同品牌的烟盒

他们会向吸烟的家人索要

或者要求家长在网上购买

甚至还有孩子去垃圾桶里翻找

或找陌生人索要

近日天水、长沙、广州等地学校或教育部门

发布倡议禁止学生玩“烟卡”

该倡议也引发了网络热议。

许多家长担忧

“拍烟卡”游戏带有赌博色彩

会让孩子过早接触烟草知识

刺激攀比心理

对孩子的身心、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但也有网友认为,

“拍烟卡”只是“拍卡片”“拍纸青蛙”等游戏的变种,

禁止其进校园“没必要”。

究竟该不该禁止学生玩“烟卡”?

 

小学生痴迷玩“烟卡”

甚至拍“烟卡”正在升级为“赌博”

“烟卡”,即从卷烟盒上剪下来的烟标,再折叠制作成纸牌大小的卡牌。

广东省河源市某镇小学老师刘源(化名)察觉到,有的学生上课都在偷偷叠“烟卡”,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回味拍“烟卡”游戏,揣摩怎样胜算更大。对此,刘源会以扰乱课堂纪律为由没收他们的“烟卡”,扔进垃圾桶,“但他们会趁我离开教室时,去垃圾桶捡回来继续玩。”

一些孩子玩“烟卡”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有老师表示,有的学生上课时会偷偷拍卡“练手法”;或者把卡放在文具盒里悄悄“欣赏”;还有的交换“烟卡”时,与同学发生口角、打架。

大多数小学生手里的零花钱不多,为了搜集烟盒要花费不少精力。除了盯着家里的烟盒,他们还会找爷爷、外公或其他亲戚长辈要烟盒。有家长表示,自家孩子因为玩“烟卡”,对香烟品牌的了解程度已超过吸烟的成年人,有学生要求家长在网上购买“烟卡”。

这些对“烟卡”欲罢不能的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会特别留意垃圾桶,搜集路边别人丢弃的烟盒,甚至专门去垃圾中转站搜寻烟盒。“去垃圾桶捡‘烟卡’,容易沾染细菌生病。”让刘源担心的是,学生们经常直接趴在地上拍“烟卡”,很不卫生。

尤其值得警醒的是,在一些学生中间,拍“烟卡”已脱离游戏层面,正在升级为“赌博”。大家先押注,输的同学要把相应数量“烟卡”给赢的一方,也可以直接给现金或其他物品。

在部分校园周边的商店,有商家向未成年人售卖“烟卡”,助长了这一不良风气。

今年4月,韶关市浈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校园周边未成年人产品安全检查行动,,发现有商家向学生销售“三无”烟卡。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瑜

 

广州、三亚、天水等多地学校发倡议

禁止烟卡入校园!

小学生们痴迷玩“烟卡”游戏引发关注。广州、海南三亚、甘肃天水、湖南长沙、山东济南等多地学校或教育部门发倡议,禁止烟卡入校园,提醒家长提高警惕,注意加强教育、引导孩子。

广州科学城小学家委会称,“烟卡”来自不同途径,有些来自学生个人收集、有些则来自网购,还请各位家长提高警惕,加强相关教育、引导。

3月27日,从化区流溪小学就“烟卡游戏的危害性”发布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呼吁家长向孩子解释吸烟的危害,以及“烟卡”游戏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甘肃天水教育局近期发布《关于禁止学生玩“烟卡”游戏的倡议书》,详细列举了“烟卡”游戏的有形危害和无形危害,提醒家长不主动向孩子提供“烟卡”,不要让孩子带“烟卡”进校园,学校一旦发现学生带“烟卡”进校,或发现学生在校内进行“烟卡”游戏,将立即制止并没收“烟卡”。

今年4月7日,海南省三亚市教育局发布《防止学生沉迷“烟卡”游戏重要提示》明确:“烟卡”来自废弃烟盒,四处搜集、随身收藏可能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此外,学生在游戏中可能会启蒙赌博意识,并对吸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济南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一直要求各学校对学生进行控烟宣传教育,有学校打算向家长发布倡议书,“倡议家长关注孩子有没有此行为,在孩子面前有禁烟意识。”担心“烟卡”游戏让孩子过多接触烟草,以及形成谁的“烟卡”更漂亮或高档的攀比之风。长沙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对校园周边售卖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商品的情况,将予以提醒和打击,包括刀具、香烟等,避免未成年人过早接触。周边商户由市场监管及文化部门联合整治,教育部门第一时间进行安全提醒,要求学校到校园周边摸排,并告知有关执法部门查处。

究竟该不该禁止学生玩“烟卡”?5月24日,甘肃天水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发出该倡议“主要是‘烟卡’不同于以往的纸卡,对学生潜在的吸烟(行为)可能会有诱导作用” 。经过此前排摸,发现有个别学校周边商户销售“烟卡”。

对于网络争议,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出发点主要是 ‘烟卡’不是纸卡,有学生已经沿途在捡‘烟卡’,在垃圾桶翻,对个人健康会有一些影响。一些孩子在烟盒方面的知识,已经超过家长的认知了,无论是品牌还是价格方面。”

 

律师说法:

向未成年人售卖“烟卡”属违法违规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裴瑞彤律师表示,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售卖“烟卡”属于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烟卡’本身是香烟制品的一部分,‘烟卡’所携带的商标本身代表了相关的烟草品牌,因此商家切不可向学生销售‘烟卡’。”裴瑞彤说,销售“烟卡”涉嫌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侵犯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广言热评| “烟卡”入校园,当禁!

“烟卡禁入校园”有必要吗?烟卡可不是一般的卡片。且不说烟盒受烟草“熏陶”,或含有害物质,单说集卡这个环节就让人很不省心。有人向家人索要,要求“爸爸一天抽20包”;有商家向孩子售卖;有孩子去翻垃圾桶、网购……过早接触烟草信息,将不利于青少年控烟,这恐怕是最大的危害。而由此滋生的炫耀、攀比风气也引人担忧。

中小学阶段,正值孩子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像“烟卡”一样,在小学生群体中流行过的玩具,或多或少都曾引发担忧,比如此前风靡的萝卜刀。但旧的消失了,总有新的潮流出现。要避免出现“只禁不止”的局面,学校和家长应当正视孩子们娱乐、放松的需求,在正确引导之余,不妨多提供替代性的娱乐方式,让孩子们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成长。 

 

编辑:章峰 审核:李运辉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