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苟”“骂”“操”……他们想改姓

2024-06-26 19:04 阅读
九派新闻

“我想给孩子改姓,可行吗?”近日,一位姓“苟”的“准爸爸”向贵阳融媒问政平台“吐苦水”,因姓氏谐音,从小带给他很多困扰。考虑到孩子即将出生,苟先生不想让孩子再遭遇类似尴尬。

给孩子改姓是否可行?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九派新闻,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可以办理姓氏更改事宜。但在一定程度上,更改姓氏可能会造成行政和法律上的麻烦,例如在继承发生或购买保险时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亲子关系。

“苟”姓“准爸爸”求助。图/贵阳网

 

【1】谁想改姓?

九派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现实中不乏有人面对姓氏苦恼。据大河网2018年报道,家住河南焦作温县南张羌镇的苟先生就曾向媒体反映,他的姓氏带来诸多不便,想给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改姓。

“不管你叫什么,别人有时候都会亲切地称呼你为‘小苟’‘老苟’。”现实生活中,由于“苟”与“狗”的谐音,再加上存在“苟且、苟合”等负面词义,以“苟”为姓,给许多当事人带来困扰和不便。

其他含有贬义性质的字用作姓氏,同样令人头疼。在河南周口商水县周庄村,100多名村民因姓“骂”走红。许多人认为其寓意不好。

村民骂二伟回忆,上初中时明明已经报名,可名单里却没有自己的名字。查阅名单时发现“笃二伟”三个字。老师告诉他,看到骂姓后,以为“骂”字写错了,就给改成“笃”了。

此外,“史”姓、“操”姓等姓氏也常因“谐音梗”产生尴尬。

一些拥有特殊姓氏的人则面临“想沿用而不得”的困境。去年,一则“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的新闻引发关注。原本村民们的姓氏为“nià”,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鸟”,下半部分是“甲”,姓氏源于对鸟的崇拜。

 

“nià”姓。图/网络

但因该姓氏无法在电脑系统中输入和显示,使得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出行、办证等方面都遇到不便。“nià”姓村民办理二代身份证时,只好将其拆开,拆分为“鸟”和“甲”二字,从而组成了鸭子的“鸭”。

 

【2】能否改姓?

在社交平台上,有特殊姓氏的网友发帖求招,新生儿出生填报姓名时,能否不随父母姓。

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妇幼处回应苟先生,孩子出生后,若不随父姓或母姓,在医疗机构办理出生证时,填写第三姓氏申请表即可。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九派新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如果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更改姓氏可能会造成行政和法律上的麻烦,例如在继承发生或购买保险时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亲子关系,改名后的相关证件也需要到相关部门及时更新。

“改姓应遵循公序良俗与文化传统,尽量避免改姓,若因特殊原因需要改姓,则要关注当地户籍派出所或户籍大厅的相关规定。一般需要提交本人或监护人书面申请及所需材料,向户籍所在地申请办理姓氏变更登记。”

付建建议,在申请更改姓氏前,确保理由充分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前了解并准备好所有需要的材料,确保申请过程顺利。在更改姓氏后,及时更新所有与姓名相关的证件和记录,避免后续麻烦。

 

【3】如何选择新姓氏?

改姓时如何妥善选择姓氏?九派新闻检索发现,不少“苟”姓市民改为“敬”姓。

姓氏学研究专家、中国百家姓研究中心主任王大良接受采访时说,苟姓来源于敬,早在南朝梁时,权臣侯景曾建立过一个汉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同音,应加以避讳,于是便去“文”旁改姓苟。后来,敬姓由于与皇帝的名讳相同,曾遇到过多次改姓现象。

2008年,河南荥阳一苟姓村民找出族谱,证明了苟姓祖上为“敬”,村民因此决定集体改姓为“敬”。除了河南,陕西、甘肃、河北等其他一些地区,也不乏苟姓人成功改姓“敬”的案例。

付建认为,通过历史溯源了解自身姓氏背后的文化源流,并基于此修改姓氏,不仅可以避免麻烦与尴尬,也能借此了解族系历史,传承族系文化。

“给孩子起姓名需慎重考虑,可以参考相关书籍与典故,了解姓氏的含义和发音,考虑整体效果。应避免常见谐音字和生僻字,注重名字的寓意,考虑名字的易读易记,尊重孩子的意愿。也可以考虑咨询专业人士,为孩子起一个既美好又合适的名字。”他说。

 

编辑:汤吉宁 童文静(实习生)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