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为何被称为“中国恐龙之乡”

2024-10-23 08:14 阅读
当代江西

你见过29毫米的恐龙蛋吗?近日,江西赣州发现了长度以毫米计算的蛋化石,研究团队确认为恐龙蛋椭圆形蛋科的新属种,并被命名为“赣州迷你蛋”,为恐龙蛋化石家族增添了新成员。

化石是独特的文字,记录着地球的往事。江西赣州,与恐龙化石的缘分可谓源远流长。这片广袤神秘的土地上,恐龙足迹、恐龙蛋等各类恐龙化石资源异常丰富,陆续出土命名了众多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化石。

这些或深或浅埋藏于地下的化石,像是地质长河中留下的“时间胶囊”,它们包裹着丰富的地质环境信息,揭开了晚白垩世时期赣南超千米厚度红层地下宝藏的神秘面纱,更蕴含着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赣州市博物馆内陈列的恐龙化石。

今年新春伊始,赣州因恐龙新属种的发现,登上热搜。

距今9000多万年前,一件蜥脚类恐龙新属种——腔尾赣地巨龙在赣州被发现命名,这只恐龙被称为2024年“中国第一龙”,其化石完整性和精美程度在全球已发掘的白垩世蜥脚类恐龙化石中实属罕见。

仅一月之后,又曝出赣州命名了两件呈叠压姿态的恐龙化石,为甲龙类新属种,这两件化石最早于2016年在会昌县河边道路施工现场挖掘出来。根据专业观察,属于全身覆甲的植食性恐龙,最大特点是周身覆盖有大量骨板,好似身着“铠甲”,尾巴末端有发达的尾锤,因而常被称为“坦克龙”,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达泰龙”,有“通达、安泰”祝福之意。

其实,在赣州发现恐龙化石并不稀奇。研究表明,在9900万至6600万年前左右的晚白垩世,赣州地区发育形成了超千米厚度的红色地层,这种地质条件有利于保存珍贵的恐龙遗迹。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古生物化石研究人员就陆续在赣州市章贡区五里亭、经开区蟠龙镇、南康区龙华镇和信丰县等地发现恐龙化石。改革开放以来,各类项目建设工地多次发现恐龙化石,赣南恐龙化石逐渐从地底下走入人们的视线,呈现在世人面前。

截至目前,赣州先后发现并命名的恐龙新属种有12种。

例如斑嵴龙,属窃蛋龙类恐龙,体长约70厘米,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头冠表面有明显的条纹。中华虔州龙属暴龙类恐龙,体长约9米,具有狭长的吻端,被形容为长鼻子“匹诺曹暴龙”,它具有超强的隐蔽性和捕猎速度,是出色的伏击者。

腔尾赣地巨龙则属蜥脚类恐龙,体长14米以上,是蜥脚类恐龙里的小个子。它有着小脑袋、长脖子、粗壮的身体和四肢,尾椎的椎弓和神经棘上发育有明显的腔室,且前6个尾椎神经棘还是分叉的,令它与众不同。

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恐龙新属种在赣州发现并命名,在学术界引发轰动。赣州史前世界的惊鸿一瞥令人震撼,也吸引着众多科研工作者来到赣州,探索这些庞然巨物的未解之谜。

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新属种——赣州迷你蛋。

恐龙化石,历经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恐龙骨骼及牙齿等硬体组织在泥沙等隔氧环境下,完全石化形成标本。

赣州辖区内已经出土的棱形蛋化石,已经发现并命名的斑嵴龙、中国赣南龙、赣州江西龙等均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赣州因此也被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授予“中国恐龙之乡”称号。赣州因何能配的上“恐龙之乡”称号?

恐龙化石数量繁多。赣州是江西出土恐龙化石最多的地区,是中国东南部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也是全国发现恐龙化石的重要地区之一。赣州地区恐龙化石主要赋存于晚白垩世红色碎屑岩中,该地层在赣州大面积出露,现已在全市10余个县(市、区)发现恐龙相关化石遗迹,恐龙化石在赣州盆地、信丰盆地、于都盆地等红层中广泛分布。初步统计,赣州恐龙化石产地100余处,恐龙蛋化石集中产地5处,国家级恐龙化石产地18处以上,恐龙化石保护基地2处,馆藏恐龙类化石超2000件。

恐龙化石类型丰富。恐龙骨骼(含牙齿)、恐龙蛋(含胚胎恐龙蛋)、龙蛋共生体和恐龙足迹等多种类型的恐龙化石在赣州均有发现,呈现独特的稀有性。从晚白垩世的茅店组至莲荷组时期,赣州恐龙化石保存形式具有“单类型→多类型组合共存”和“不同类型恐龙蛋共生→蛋与骨共生”的特点,恐龙动物化石组合具有分布广、类型丰富、埋藏浅、保存完整、成窝性好及“龙、蛋”共生等特点,馆藏恐龙蛋化石约1800件,现有恐龙骨骼化石200余件、恐龙牙齿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若干件。

恐龙化石价值巨大。赣州盆地是世界唯一一处含胚胎恐龙蛋的化石集中出土地,对生命起源和演化有重大科学研究意义。赣州发现的化石多数属于一级、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包括了暴龙类、窃蛋龙类、蜥脚类和甲龙类恐龙。赣州恐龙蛋别具一格,特征鲜明,甚至独一无二。恐龙蛋化石大小悬殊,形态多样,特别是出现了其他地方较为少见的晶体蛋、空心蛋、含有恐龙宝宝的胚胎蛋、仅4厘米左右的微型蛋,极大丰富了恐龙蛋的种类。

恐龙化石蕴藏着秘密。赣州或是恐龙动物群生存演化历史中最后一个生命阶段的故乡。恐龙是中生代时期的地球霸主,主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大致在9900万年至6600万年前,晚白垩世赣州盆地恐龙动物聚集,伴有龟鳖类、鳄类、蜥蜴类和哺乳类动物,共同构成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处于恐龙灭绝前的最后时间阶段。恐龙化石及其产出的地层岩石中可能蕴含着恐龙集群绝灭事件信息,是探索白垩纪地球演化和生命进化理想地区之一。

中华虔州龙的化石。

近年来,赣州持续推进恐龙化石保护,用心守护珍贵资源,擦亮“恐龙之乡”文旅新名片。

部署规范恐龙等化石保护。2023年初,赣州市政府公告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古生物化石,应当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针对赣州市化石产地点多面广情况,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与属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签订《古生物化石保护协议书》,以期在项目建设选址及其施工中采取必要的避让或保护措施。同时,加强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今年年初,章贡区一项目工地施工方发现恐龙化石未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告事项,经调查核实后赣州市自然资源局开出行政处罚单。

加强化石馆藏管理和陈展。赣州市现有赣州市博物馆、赣州地质博物馆、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地质博物馆、南康博物馆等12家化石收藏单位。目前,赣州市南康区恐龙博物馆,正在进行积极布展施工,初步设计有开篇厅、地球科学厅、生命进化厅、恐龙厅、古生物标本厅等八个部分。建成后,该恐龙博物馆将全面展示赣州恐龙相关内容,成为探寻地球演化和生命起源的重要科普教育平台。

擦亮“恐龙之乡”文旅新名片。赣州广泛分布着各类恐龙化石、产地、保护地,给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宣传展示和文旅融合的产业开发等提供了优质基础和独特魅力,可发掘和沿用价值不可估量。赣州积极开展古生物化石登记造册、产地保护、实地巡查、科普宣传等活动,尝试开发主题旅游线路,打造赣州恐龙IP形象,形成赣州独有的文化符号,提升“中国恐龙之乡”文旅产业的科技感与参与度,促进恐龙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升级。(作者:胡中 温昌辉)

赣州出土的棱形蛋化石。

 

编辑:李孟玲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