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社工+慈善”助推社区基金运行

2024-10-28 09:59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景桠楠 青岛大学

  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中,社区基金作为社区慈善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逐渐成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五社联动”的现实场域中,社区基金存在活力不足、角色模糊等症结。“社工+慈善”这一同源共生力量的融合,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统筹,提高社会福利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应充分发挥慈善系统的资源优势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健全“社工+慈善”协同发展机制,为社区基金的运作注入新活力,实现对社区基金组织赋能和专业赋能的良性循环,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范式开辟道路。

  一、社区基金运作过程的行动困境

  首先,受制于政策制度与社区内部结构对资源的分配和限制,社区基金存在设立速度快、实际支出少、出现“僵尸基金”等问题,难以实现资源性小微枢纽的社会功能。其次,社区基金的善款来源存在行政化路径依赖,过度依仗政府来源资金或驻地企业捐赠,社区参与度不高,多元配比资金额度有限。最后,资源募集与分配功能缺少专业人力资源支持,而社工在善款筹集方面存在本领恐慌,社会工作专业优势释放不充分,社区居民捐款体验感不佳,捐赠黏合度低。

  二、社区基金运作过程的突破路径

  (一)专业赋能:社工支持提升运营能力

  社会工作者拥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是社区基金高质量运行的专业人力资源支持。社会工作者深入社区、贴近居民,运用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发展等专业方法为社区内的弱势群体和迫切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不仅为社区基金的分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确保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服务的精准对接。同时,发挥基层社工站广覆盖的阵地优势,搭建社区慈善捐赠站点,为公开开展捐赠提供常态化的便捷平台。因此,由专业社会工作者牵头推进社区基金运行,开发设计和组织实施各类社区项目,有利于提高社区基金项目的服务质量。

  (二)资源赋能:慈善参与引领资金搭建

  慈善事业凭借其广泛的民众根基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社区基金的运营注入了充沛的资源活力。企业慷慨解囊、个人热心捐助及公益众筹等多种资金筹措方式,共同构筑了社区项目顺利推进的坚实物质基础。慈善行动所蕴含的正能量与深厚的人文关怀,极大激发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营造了“全民参与、各尽所能、共享成果”的积极氛围。强化社区的凝聚力,同时促进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体现了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三)融合策略:深化“社工+慈善”协同发展

  在“社工+慈善”的框架下,将慈善资源动员纳入基层社工站职责,社工可以借助慈善的力量,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和社会关注,更深入地开展社区服务和项目;慈善可以通过社工的专业运作,实现资源的精准投放和高效利用,提升公信力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社区基金的运作呈现出更加灵活多样、高效务实的特点,使得社区基金不仅仅是资金的简单汇聚,更是情感与责任的传递。通过组织慈善活动、宣传慈善理念,引导居民关注社区问题,激发其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情感的共鸣和责任的共担,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步成为推动社区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总之,健全“社工+慈善”运行机制,在融合发展基础之上,实现叠加效应,不仅增强了社工的资源获取能力和社区服务深度,也提升了慈善资源投放的精准性和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社区基金因此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在汇聚资金的同时传递情感与责任,成为推动社区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者简介:

  景桠楠,女,汉族,1998年3月生,硕士,研究方向或工作:社会治理。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