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让国际人才在中国舞台上大展宏图

2024-11-05 15:57 阅读
大江网

  11月2日至3日,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以“聚天下英才、谋合作共赢”为主题,汇聚全球科创、产业、人才等要素资源,共设置32个会场,举办48场人才交流活动。

  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作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人才展洽平台,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对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中外各领域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展现出中国在人才政策上的新举措,也为全球优秀人才搭建了沟通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必将让国际人才在中国舞台上大展宏图。

  众所周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如,上海浦东新区发布“1+1+N”的重磅人才新政,加速打造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广西推出“带土移植”人才引育计划,加快人才引进本土化,加速人才效能释放;浙江印发引进海外工程师实施办法,提出“到2027年,面向创新型国家和制造业强国引进1000名海外工程师”的目标任务……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各类人才传递“中国温度”,让世界英才拥抱中国、建功中国、扎根中国。

  中华大地千帆竞发,世界人才奔涌而来。今日之中国,已稳居全球人才竞争优势国家方阵。数据最有说服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人才资源规模、科技人力资源以及研发人员数量等指标居全球首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2.2%提高至2021年的60%以上;2022年,中国引进科学家人数1169人,占全球的16.2%,位居世界第二……可以说,包容开放的政策和海纳百川的气概,点燃了全球英才来中国创新创业的热情。

  聚天下英才,谋合作共赢。如果说中国的优势在创新,那么人才则是优势中的“胜势”。要以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为契机,持续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展人才交流的广度深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实现国际人才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增强我国科技的全球竞争力。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李 伟)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