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卖地铁座位”事件反转:自编自演“网络闹剧”何时休?

2025-01-06 16:19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近日,一男子在某社交平台自称“开价5元出让上海早高峰地铁座位”的事件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但该事件很快出现反转。上海轨交警方调查发现,涉事者周某某为提高他某社交平台账号的知名度,在2024年12月19日发布虚假的“有偿占座”帖文。为让此帖文博取更多关注,2024年12月31日,周某某向某外省媒体提供自制的虚假交易记录,谎称“已成功转让2次”,使该不实信息在网络上迅速扩散。目前,周某某已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如今,网红经济蓬勃发展,很多人盯上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和利益。但毋庸置疑,这又是一起典型的为了“博眼球、蹭流量、赚快钱”而自编自演的网络闹剧。毫不客气地讲,周某某想出名想疯了,不择手段,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最后被行拘,咎由自取。

  事实上,在周某某之前,不乏像他这样为吸粉引流胡作非为的人。比如前不久,“用烤鱿鱼的竹签骚扰女性”“外卖员被顾客刁难无奈卖惨”“一名妇女被丈夫关在房间内限制人身自由且不给饭吃”等虚假视频引发热议,结果无一例外,当事人平台账号被封禁,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这不禁让人想问,为什么还是有人不吸取反面教材的深刻教训,为了在网上出名“前仆后继”铤而走险?归根结底,还是这类人心术不正、明知故犯,认为利用网络出名牟利是“捷径”,只要抓住触动人心、引发同情、涉及公共利益的话题制造热搜,就能“名利双收”,最终“偷鸡不成蚀把米”。

  平心而论,这些浪费公众时间、占用公共资源、扰乱网络空间的自编自演的闹剧,之所以不断出现,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这类人的处罚力度还不够,违法成本不高,不能使其长记性。

  这个事件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少数新闻媒体为周某某的“出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真相大白后,警醒新闻媒体只有彻底搞清楚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发布信息时才能维护自身的公信力。毕竟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谁都不希望自己被欺骗,否则容易产生信任危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谁都不能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网络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继而扰乱公共秩序或侵害他人权益,这是违法行为,甚至涉嫌犯罪,切不可为之!如何才能有效打击和减少自编自演的网络闹剧?有一点必须明确,仅靠自媒体从业者自律远远不够,还需相关利益方齐心协力。

  首先,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应着重加大对虚假摆拍信息的识别和清理力度,从严处置此类“自媒体”账号。其次,热搜平台务必强化拟上榜信息的审核,及时消除以假乱真的话题。最关键的是,相关部门要在持续健全和落实网络信息监管机制基础上,严厉打击此类事件,形成震慑作用。此外,主流新闻媒体可以加大准确识别虚假网络信息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挤压其生存空间。

  在依法治网的大环境下,“周某某”们该彻底醒悟和金盆洗手了,不然只会自作自受!

  (潘诚)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