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优化“应届生”认定,让择业就业更从容
近日,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及,拟按照统一部署,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调整机关公招年龄上限。消息一出,让不少正为应届生身份苦恼的年轻人眼前一亮,重燃为事业加油奋斗的希望。
为啥年轻人如此在意应届生身份?关键原因在于其特有的优待条件。在一些地方,应届毕业生能享受落户、求职补贴、住房优惠等人才政策。考公、考国企事业单位和大型私企岗位,也更多向应届生倾斜。比如,2024年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其中设置2.6万个计划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很显然,以“应届生”身份求职,择业机会更多。
近年来,虽然年轻人从大学毕业后开始考公、考国企事业单位、考大型私企,可以一直考到35岁,但由于很多求职岗位明确只要应届高校毕业生。换言之,即使高校毕业生有远大抱负,愿意吃苦耐劳,能够脚踏实地拼工作,但是只要有两三次考试失利,就再也难以报考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了。
事实上,在此次四川省征求意见之前,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的人社部门就已经发文,取消或放宽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此外,多地已经明确,缴过社保也算应届生。这表明,新政策将让年轻人有更多尝试不同工作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岗匹配,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也体现了社会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标准放宽后,就业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就需要求职的年轻人拒绝“躺平”和“佛系”,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让自己在就业市场站稳脚跟、赢得主动、笑到最后。
从某种意义上说,年轻人求职之路平坦、事业有奔头,高质量发展才能更有活力,社会才能更加繁荣。年轻人只要有知识、能吃苦、爱拼搏,都会是前途广阔的“千里马”。而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必将能让他们跑得更顺心、更稳健、更长远,继而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
(潘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