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区“四个精准”让重点人群更有依靠

2025-01-16 17:20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2025年,南昌市新建区进一步优化提升医保服务能力,通过精准比对、筛查、保障、监测,着力破解重点人群看病就医实际问题,筑牢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防线。

  精准比对,实现应保尽保。一是实现全员参保。通过密切联合各乡镇,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重点人群1.02万人及时参保,参保率为100%,并继续予以线上标记和关注。二是加强信息比对。依托医保参保缴费查询平台,实现医保与乡村振兴部门数据库共享,动态比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情况,并通过当地乡村振兴部门共享的信息数据,定期查漏补缺,进一步核实人员参保状态,做到“新增一人,参保缴费一人”。三是部门联动管理。每月定期和乡镇、民政部门等沟通,即时分享有关信息,对新增和减少人员予以实时管理。

  精准筛查,确保应助尽助。一是明确工作方向。今年年初,医疗保障局按照市局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根据群众困难程度分类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是扎实分类推进。对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其个人应缴费金额的100%给予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等个人交30元,其他由财政进行资助。截至目前,共资助1.98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参加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确保应助尽助,减轻困难群众参保负担。三是完善人员台账。由政府分管区长牵头,区纪委监委派驻组、区政府督查室、医保4个片区工作人员组成督导工作专班,指导各乡镇单位摸清底数,完善3.07万人台账,切实保障重点人员医保待遇。

  精准保障,做到应享尽享。一是全面落实“一站式”结算。每月根据困难群众人员增减名单维护信息系统中的身份标识,确保困难群众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直接结算。二是全力提供“保姆式”服务。通过数据比对筛查,核查出因异地结算等原因未能享受大病保险倾斜政策和医疗救助的费用,主动联系困难群众,及时补足应享受的医疗待遇,做到应享尽享。三是全线给予“输血式”救助。对新建区农村低收入人口实施倾斜救助政策,住院和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支付后,对超出医疗救助限额之上个人承担的政策范围内费用开展倾斜救助。2024年新建区已倾斜救助34人次,医疗救助金额36.59万元。

  精准关注,严防返贫致贫。一是健全监测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的主动发现机制、动态监测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精准帮扶机制。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做好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监测,每月将个人医疗费用负担9968元以上的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含监测对象)推送同级乡村振兴部门,及时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纳入监测和帮扶。今年累计有效监测31人,涉及医疗费用57.3万元。

       二是前移医保服务窗口。糖尿病和高血压两种慢病症的备案办理下放至各乡镇卫生院后,常态化自查自纠,保障服务效果,并开展首诊筛查,动态掌握脱贫人员慢病情况,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开展重点人员回访。认真对照今年主要任务工作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门到门,面对面方式进行回访,持续宣传医保政策,并整理收集完整的佐证材料。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