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出好年景 拼出好气象︱驶向春天的31.7公里
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开年以来,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坚持干字当头,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全力干出一个好年景、拼出一年好气象。即日起,江西日报特别策划推出“干出好年景 拼出好气象”栏目,生动展现全省上下聚精会神谋发展,心无旁骛抓经济,只争朝夕、快马加鞭,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的生动场景,见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
蛇年伊始,大地回春。项目建设,全速推进。
2月7日,记者在南昌地铁2号线东延项目观田站施工现场看到,车站雏形已现。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有的手持电钻在墙面固定轻钢龙骨框架,有的用激光定位仪校准角度铺设地砖,有的按照图纸预埋照明管线。“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今天现场有105名工人分三个小组进行站台内饰装修,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中铁十二局集团2号线东延工区项目经理缪嘉杰说。
开年以来,南昌地铁1号线北延、东延及南昌地铁2号线东延项目建设加速推进,200余名施工人员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保障建设进度。3条地铁延长线在建里程约31.7公里,目前已完成洞通、轨通、电通等施工关键节点,预计今年6月底前开通试运营,比原计划提前半年。
31.7公里的背后,凝聚着建设者们闻令而动、尽锐出战的精气神。“我们‘吃在现场,睡在现场’,加班加点赶进度就是为了趁热打铁,让3条地铁延长线早日建成、早日运营。”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项目经理罗来炜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参与了南昌地铁1至4号线的建设,深刻感受到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的强劲动力。
正月初一,一个好消息在施工班组间传开:2号线东延工程信号系统成功通过第三方检验机构的专业评估,顺利取得空载试运行安全证书。这意味着3条地铁延长线均已具备空载试运行条件,距离开通试运营又近了一步。
31.7公里的背后,承载着群众对出行便捷高效的期待。“家门口的地铁站就要开通了,我们村的男女老少都十分期待。地铁几分钟就有一趟车,特别是2号线东延的终点是南昌东站,以后我们坐高铁也更方便了。”家住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观田村的村民陶翠花说。
“我们有很多客户在北京、上海,经常要乘飞机去洽谈业务。1号线北延至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打造这种‘无缝衔接’的出行方式,对省会城市来说很有必要。”在南昌市红谷滩区从事金融工作的李胜贤说。
31.7公里的背后,蕴含着人与城的双向奔赴。随着南昌成为“网红城市”,南昌地铁客流不断攀升。数据显示:去年,南昌地铁线网单日客运量峰值达到268.26万人次,单日客流强度两次位居全国榜首;今年春节假期,南昌地铁线网客流强度位居全国前十。截至2月5日,南昌地铁线网已安全运营3330天,累计客运量突破20亿人次。
“每次出行高峰,对我们都是一场考验。我们通过开行地铁夜间铁路接驳快车、首班车多点发车、在特殊时段延长运营时长等措施,不断提升运力,发挥最大运输效能。”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站务中心值班站长陆斯敏说,南昌地铁线网最小行车间隔,已从最初的8分钟逐步压缩至如今的3分56秒。
将出行“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引进的两个地铁商业项目接连开业,为南昌核心商圈再添新地标。“依托地铁带来的人流红利,我们不断丰富消费场景,在运营活动上常变常新。自去年7月开业以来,商圈入驻的品牌数越来越多、营收也越来越好。”地铁更新天地项目总经理李媛说。
31.7公里的背后,彰显着产业发展迈向高端的不竭动能。江西中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共下线“南昌造”盾构机27台,其中13台销往省外,1台走出国门;江西华伍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制动系统,打破了南昌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均由国外企业生产的局面……在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一批生产车辆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等上下游配套企业,抢抓项目建设的契机,加大研发生产力度,闯出一片广阔市场。目前,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共吸引53家企业落户,2024年实现营收21.29亿元。
把美好蓝图变成幸福实景,3条地铁延长线项目建设正以蛇行千里的劲头,迈进春天里。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