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献瑞佑华夏

2025-02-21 04:33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蛇,这一神秘动物,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为十二生肖之一,更承载着祥瑞、敬畏与辟邪的象征意义。

  在十二种生肖动物中,蛇紧随威严的龙之后,地位可见一斑。蛇为龙的基本原型,因此它也常被称为“小龙”,被视为拥有强大的神力。在湖北省博物馆的藏品中,有新石器时代的摆塑蛇等用作祭祀的蛇文物,揭示了蛇作为图腾的深远含义。

唐伏羲女娲像页 (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蛇与神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山海经》中记载有神人戴蛇、珥蛇、践蛇的奇异景象。汉画中的伏羲和女娲,或作蛇躯、龙躯,表明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龙蛇常被视为一体。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唐伏羲女娲像页》(如图),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古墓,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伏羲和女娲的神圣形象。他们蛇身人首的形象不仅代表智慧和生育的力量,更体现了古人对蛇的崇拜。

  故宫的另一件珍贵文物“四蛇饰甗”,是春秋早期青铜器的杰出代表。其肩部四角各饰以盘蛇,蛇颈高昂,双眼凸出于头顶,展现出蛇的灵动与威严。甗的腹部同样饰有蛇纹,四条盘蛇身上还刻有精美的鳞纹,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对蛇形象精细刻画的卓越技艺。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蛇被视为延年益寿的吉祥之物。《诗经·小雅·斯干》中有“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描述了吉祥之梦的内容,蛇与熊、罴、虺等吉祥动物并列,共同构成了吉祥之兆。明成祖朱棣时期,所造铜玄武通体鎏金,形象为一条蛇缠绕一龟,蛇头高耸,乌龟则回头相望。由于玄武神的影响,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和四月初八,当时的人们都会放生龟蛇以祈求吉祥。

  如今,在我国的不少地方,“灵蛇献瑞”成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南一些地方,灵蛇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繁荣、幸福与吉祥如意,以祭祀活动表达对灵蛇的崇敬。“灵蛇献瑞”也常作为艺术表现的主题,广泛运用于传统剪纸和珠宝设计等。

  《金蛇狂舞》是聂耳于1934年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乐曲随着旋律的推进和打击乐器的加入,热情昂扬且流畅明快,令人感受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该曲常用于喜庆时演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被作为背景音乐,体现了浓郁的中国特色,烘托了盛会的欢乐气氛。

  □ 李清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