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县水口乡电商产业年销售额3000万元——乘“云”而上 为乡村振兴添力

2025-04-01 06:04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编者按

  进侗寨话振兴、访古城看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日前赴贵州和云南考察调研,强调“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今日起,本报在“火热生活在乡村”栏目推出发展富民产业系列报道,反映我省各地因地制宜,以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群众增收的生动实践。

  “纯手工制作,绿色健康农家产品……”3月25日,靖安县易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易成公司)直播间里,主播将镜头对准软糯酸甜的杨梅饼,介绍制作过程、营养价值及独特口感。

  在相距不远的江西邓氏园林有限公司(简称邓氏园林)车间里,工作人员忙着生产各类木制工艺品。产品下线后,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这两家公司,都是靖安县水口乡的电商企业。近年来,该乡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孵化了两三家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企业,将当地的特色产品推向全国,电商产业成为推动该乡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易成公司主播在直播间介绍产品。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璋摄

  好山水好产品

  “多次回购了,不用吐核,好吃且方便”“特别干净,味道正宗”……在易成公司的淘宝店铺里,关于杨梅饼的好评率达98.8%。

  3月25日,记者走进易成公司车间,工人们正在打包各种特色小吃,有草莓干、翠冠梨干、青皮无花果干、红糖姜片、姜丝无油豆腐乳、香辣鱼仔酱等。

  对于杨梅饼这款王牌产品,易成公司负责人漆平十分自信:“原材料是我们在当地收购的,非常新鲜。产品没有任何添加剂,无核,还有无糖口味。”

  今年26岁的漆平告诉记者,他在读大学时就对电商充满兴趣。2019年,他尝试把外婆做的青团放到网上销售,没想到一个月就赚了几万元。“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毕业后回乡创业,把家乡的好产品卖给更多人。”

  2021年,大学毕业的漆平回到家乡,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与20余户农户签订了采购协议,每年收购生姜、杨梅、艾草、酸枣、玫瑰茄等农作物超1万公斤。2022年,他又注册成立电商公司,将车间搬进靖安县食品孵化产业园,同时成立南昌办事处。如今,他拥有网店70余家,去年线上销售额超过1200万元。

  提起这些年企业的发展,漆平认为当地的好山好水铸就了原材料的优势。“食材好,口感好,再通过精细化加工和管理,与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因此受到消费者青睐。”漆平说。

  “刚开始建厂时,资金是最大的拦路虎。乡政府对接了多家信用贷款机构,让我们贷到300多万元。为解决原材料和劳动力问题,乡干部到各村宣传,一方面鼓励大家种植、采摘我们需要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帮忙招聘工人,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漆平表示。

  海内外齐开花

  花架、花盆、围栏、篱笆……走进邓氏园林的成品仓库,各种木制工艺品琳琅满目,造型新颖独特。当下,春暖花开,正逢销售旺季,每天都有大卡车将这些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在邓氏园林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工各类产品,每个环节都是人工操作。“这些是非标异形产品,款式和尺寸是根据不同场景专门打造的,离不开手工制作。”该公司电商部负责人付秋平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邓氏园林就开始生产木制工艺品,产品基本出口外销。“2022年,我们将眼光瞄准国内,以电商平台为主要销售渠道,重点针对民宿、别墅、公园等市场,取得很好的效果。”付秋平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国内业务基本来自电商销售,与海外业务形成互补。“我们有70多家网店,去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今年销售额预计突破5000万元。”

  付秋平的信心来自公司今年的“开门红”——日均销售额10余万元,遇上促销活动,超过20万元。“一方面得益于我们自身的生产和管理优势,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我们公司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最缺的就是电商人才。为此,水口乡负责人带着我们去了周边多个地方学习考察,最终确定‘自给自足’的培养路线——所有电商人才全部从员工中选择,再由乡政府协调资源进行培训,有效解决了人才问题。”付秋平说。

  去年,水口乡电商产业销售额达3000万元。“实践证明,我们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的道路是正确的,不仅带活了本地特色产品,还帮扶大量本地劳动力就业。”水口乡党委书记罗斌说,该乡将进一步加大对电商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更多知名电商品牌和企业,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璋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