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本报进贤讯 (全媒体记者林雍 通讯员艾颖旋) “采挖竹笋可是个技术活,既要保证竹笋完整,又不能伤到周围的笋芽。”3月23日,在进贤县前坊镇雷竹生产基地,雷竹种植户汪惟正一边观察雷竹的长势,一边指挥工人采挖。在他身后,近千亩雷竹林翠绿茂盛,一根根鲜嫩的雷竹笋破土而出。
汪惟正是前坊镇的一名雷竹种植户,接触雷竹种植10余年,见证了雷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种植雷竹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能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汪惟正告诉记者,雷竹一般在每年11月进入采收期,可持续至次年4月初。在盛产期,产量每亩可达5000斤,每亩年产值高达3万元。
据进贤县林业局营林股负责人陈小明介绍,进贤县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够为雷竹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温和湿润的气候,也为雷竹的萌发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全县雷竹种植面积近3000亩,主要集中在前坊、钟陵、池溪等乡镇。
进贤县创新使用覆盖栽培技术,助力雷竹产业增产增收。冬季用谷壳、稻草等有机物料覆盖竹林地面,不仅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肥力。
“以前种雷竹全靠经验,产量不稳定,品质也参差不齐。现在产量上去了,价格也更高,收入比以前翻番。”汪惟正笑着说。
雷竹发展势头旺,不仅让种植户尝到了甜头,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每天都有十余名当地村民在雷竹种植基地务工,负责雷竹的采挖、分拣、包装等工作。
近年来,进贤县紧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机,针对生态价值转换难、变现难等问题,大力推广林菌、林药、林禽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切实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激活林区,带富林农,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