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舌尖收藏春天 来品尝大江南北“春天的第一口鲜”吧

2025-04-06 15:54 阅读
央视新闻

清明春雨润,春味正当时。作为春季的重要节气,清明以“春之味”唤醒人们的舌尖记忆。各地食俗在绿意盎然的时节里竞相登场,这些传承千年的时令美食,既是对自然的感恩,也是对文化的延续。

清明品美食

蒿子馍清香软糯

在河南信阳罗山县,清明前后,有采青蒿、吃蒿馍的习俗,人们用清香软糯的蒿子馍祭祖追思、祈福消灾,这一习俗在当地已传承千年。

蒿草是草本植物,叶面呈绿色,叶底微白带绒毛,并有特殊香味,既可以入药,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清明节前后,河南信阳罗山县的蒿草才露尖尖角时,人们就开始采摘嫩蒿,去除老叶,取嫩叶尖,用冷水洗净后,轻揉一下把水分捏掉后剁碎,和面粉混揉在一起。馅料则依据个人口味随心搭配,有粉条、腊肉、韭菜鸡蛋、荠菜等各种吃法。铺满一锅煎上几分钟,便满屋清香,令人口舌生津。咬上一口,春天的味道在唇齿间流转,令人回味无穷。

罗山县市民 葛敏慧:蒿子馍馍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这种蒿子三月初三刚长出嫩芽,有春天的气息。这个蒿子馍馍是我们罗山最有特色的美食,也是我们从小最喜欢吃的美食。

草籽炒年糕

江南人“咬春”的味觉记忆

春风拂过江南,田间地头的草籽悄然绽放,紫粉色花海与青翠嫩叶交织成一幅春日画卷。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一道充满春意的时令美食——草籽炒年糕,正以清新微苦的独特风味,成为江南人餐桌上的“春日仪式感”。

草籽,又叫“紫云英”,是春日限定的山野珍馐。其嫩茎叶在春雨浸润后愈发脆嫩,入口微苦,回味却透出清甜,被当地人誉为“春天的第一口鲜”。

草籽炒年糕的妙处,在于将质朴的乡土食材烹出诗意。热锅放土猪油渣,加入肉丝翻炒,趁油热再打入一个鸡蛋,随后搭配胡萝卜丝和春笋丝一同翻炒。接下来,主角年糕和草籽先后登场,一份色彩缤纷的草籽炒年糕随之出锅。

这道看似家常的菜肴,承载着江南人“咬春”的古老习俗,如今也成了都市人追捧的“轻食主义”代表,更是当地人心心念念的“妈妈的味道”。

餐饮主理人 范碧君:会唤起我们对儿时的那份记忆,所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不管年龄多大,我们在春天的时候都会吃一份草籽炒年糕。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