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人潮涌动,奏响中国经济“激昂乐章”
文化和旅游部4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清明假期三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滴滴出行数据显示,假期打车需求比去年同期上涨14%,高峰时期,每分钟叫车需求突破11万单。
假日消费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窗口。春节过后的首个小长假,交通、文旅、消费等各领域都呈现出火爆态势,全国出行出游热度持续攀升。人潮涌动的“亮眼成绩单”,宛如跳动的音符,奏响了中国经济脉搏强劲的“激昂乐章”。
清明假期,各地文旅活动精彩纷呈,短途游、周边游成为假日消费主力,为人们的春日时光增添了无限魅力。无论是清新的乡村风光、趣味十足的春茶采摘、踏青赏花,还是温馨舒适的民宿体验、博物馆之旅,各地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业态,吸引了游客,各景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各种新场景、新玩法让更多“人流量”成为假日经济的“新引擎”。今年清明假期,为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全国各大景区从历史文化中寻找灵感、用现代技术增强体验……创新、创意、创造,成为景区“焕新”的关键词,让更多游客从“走走看看”转变为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以江西来看,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里,创新推出的《探秘海昏侯国》数字沉浸特展成为本次清明假期的最大亮点。该展览创新运用VR、AR等技术,构建了五大核心体验场景,涵盖博物馆奇遇、丝绸之路商贸、儒家思想传承等多个方面,通过戴上VR设备,瞬间“穿越”到古代,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当中大呼过瘾。
假日经济“火”与“活”,既折射出我国消费持续升温回升的良好势头,也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消费信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节节攀升,现如今的假日经济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节日经济”,更不是单纯的“旅游经济”,而是集旅游、娱乐、影视、购物、交通、餐饮等于一体的多元性产业体系。对此,各地要以此次红火的清明假期新热潮为契机,在抓住“流量密码”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细节、丰富服务内容,特别是要强化创意先行、技术赋能和精细化运营,为假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新的动力,真正把游客变“留客”,从而不断实现口碑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假日经济“热度高”,流动中国“风景好”。刚刚落幕的这个清明小长假,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上演了一场“春意与人文交织、消费与活力共舞”的盛景。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各地文化品牌提质升级,文旅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我国文旅业发展必将激活更加澎湃的动能,中国经济的春天也必将更加绚丽多彩。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江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