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裹运载大民生
“以前我得走好几公里路到乡中心村去取快递,现在可好了,村邮站建在家门口,公交车直接把快递送过来,我取快递方便多了!”近日,在北京市平谷区熊儿寨乡花峪村,60多岁的孙宝贵站在村代收站点前,从网格员李文军手中接过一件快递高兴地说。(4月8日农民日报)
整合交通客运资源和邮政网络优势,推进“交邮合作”,有利于推进农村物流服务和客运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对提升农村地区寄递服务水平、推进农村物流便利畅通有着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能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据报道,作为北京市的远郊山区,偏远地区的农村快递物流问题一直制约着平谷区的乡村经济发展。近年来,该区创新探索“交邮合作”新模式,试运营了3条“交邮合作”线路,通过区邮政局统筹,吸引多家快递公司,共同利用纯电公交,代替企业燃油货车,运送偏远山区的报纸、邮件等货物。实现日均代运货物近100公斤,非高峰时段,公交车既载客也载货,有效提高了物流效率。“交邮合作”,解决了偏远村落包裹不达、企业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对打通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双向流通渠道。
“交邮合作”,其担负的更多是保障民生、促进乡村振兴、拓展农村消费渠道、加强城乡经济循环的重任。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指出,要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可见,“交邮合作”对助推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交邮合作”,小包裹运载着大民生。当前,我们仍需进一步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偏远山区的物流网点覆盖率,因地制宜打造县级共配中心,探索成本分摊与收益分配机制,提升各经营主体参与共配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乡村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乡村美好生活加“邮”添彩。(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