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沉迷撸猫,难道是祖传的?

2025-04-15 19:47 阅读
文旅中国

撸猫,也许真的是写进了我们的DNA。

不管是深夜刷短视频时被猫的呼噜声治愈,还是每天起床第一眼就要找猫在哪儿,现代人对猫似乎毫无抵抗力。

但这种“上头”的感觉,其实也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专利。

早在几百年前的明代皇宫里,有一位皇帝也沉迷猫猫无法自拔。明宣宗朱瞻基亲自动笔,用一幅《唐苑嬉春图》记录下猫猫在春日园林中打滚、睡觉、撒娇的模样。

《唐苑嬉春图》(局部)名 朱瞻基

这幅画上,没有皇家威严的宫墙,也没有任何殿宇和围栏,有的只是春日里开得正盛的花草,还有五只在草地上自由自在晒太阳的猫。

这位帝王,也许只是想借画笔,记录一个春日午后的瞬间。花开正盛,猫猫们以草地为席,以阳光作枕,一切治愈又美好。

《唐苑嬉春图》(局部)名 朱瞻基

从这幅画的细节上不难看出,朱瞻基对猫有深刻的观察与偏爱,他画得不仅是“形”,更是“神”。猫的慵懒、灵巧、好奇、警觉一一被笔尖捕捉。哪怕你只看局部,也能感受到那只猫似乎下一秒就要从画里跳出来,在你脚边蹭一下。

可以说,这是中国古画中最具“生活灵动感”的宫廷图卷。

《唐苑嬉春图》(局部)名 朱瞻基

猫不像犬那样忠诚,也不像鹤那样高洁。它既不属于谁,也不依赖谁。它自由、傲慢,但它也温柔、细腻。它愿意靠近你,只因为它想,而不是因为它必须。

在帝王的世界中,权力如山,孤独如影。而朱瞻基偏偏愿意将目光投向草地上那一只只懒洋洋的小猫,用笔去记录它们的神情、它们的姿态,去还原它们最日常的状态。

《唐苑嬉春图》(局部)名 朱瞻基

于是,当朱瞻基在《唐苑嬉春图》中,用柔和的笔触描摹那些游走在花影草丛中的猫时,所表达的其实是一份深藏于千年文明中的生活趣味,是中国人骨子里对“柔软”与“闲适”的向往。

它们不问王朝更迭,不识世事喧嚣,只在草地上伸腰、舔毛、打盹儿,在春风里把身体弯成一个“慵懒”的句号。

《唐苑嬉春图》(局部)名 朱瞻基

头图:《耄耋图》宋 赵佶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