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智搜功能”被质疑泄露个人隐私,最新回应

2025-04-24 06:54 阅读
红星新闻

AI已渐渐融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

当你搜索某一事件时,AI可以帮你快速总结整起事件的来龙去脉,但在精准搜索某一个人、某一个小众网名时,AI强大的搜索、分析、总结能力也让部分人不寒而栗。

记者注意到,近期,微博的微博智搜功能遭到网友质疑,其根据普通用户发布的博文进行分析,以几段话总结该用户呈现出的网络形象特点,部分网友认为这侵犯了其隐私。

4月23日,微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微博智搜功能默认会抓取用户近一个月公开微博内容进行整理分析,非公开内容不会使用,不存在侵权的情况。

微博智搜功能遭吐槽

“默认会抓取用户近一个月公开的微博内容”

近日,有网友吐槽称,如果微博网名非常小众,在微博搜索自己的网名时,微博智搜功能会精准锁定相关用户,读取并分析该用户的微博内容,甚至梳理出该用户在微博上的形象特点。

以某位网友晒出的截图为例,微博智搜根据其过往的微博内容,分析称“该账号活跃度较高,内容主要围绕日常生活吐槽、社会观察、娱乐热点讨论展开,语言风格直白且带有黑色幽默。”

图为某网友晒出的搜索自己网名时呈现的结果

还有网友发文称,她的微博设置的可见时间范围为“最近半年”,即外人只能看到她最近半年发布的微博,但她在搜索自己的网名时发现,微博智搜分析时使用了她半年前的微博内容。

记者私信多位网友,但他们都较为看重隐私,拒绝暴露网名接受采访。

4月22日晚,记者曾搜索某普通用户的网名(粉丝数量低于400),微博智搜根据该用户的微博内容分析了其健康管理和情绪状态等。不过,4月23日,记者再搜索上述同一网名,不再有对该用户的网络形象分析,仅以一段较为简略的话代替详细分析。

微博智搜的搜索结果

对于同一搜索词在近两天呈现出的不同结果,微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技术上可能在不断迭代,但其未透露可能存在的迭代和修改方向。

同时,记者以某个网名较为小众的微博账号进行实验,在设置可见时间范围为“最近半年”后,未能成功复现前述网友所说的抓取半年前微博的情况。

对此,微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微博智搜功能默认会抓取用户近一个月公开微博内容进行整理分析,非公开内容不会使用,不存在侵权的情况。

微博智搜也在其官方账号发声明称,该产品在开发之初就将用户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列为首要原则。微博智搜所收集和分析的数据一直局限于用户公开可见及公开发布的内容。

微博智搜还表示,以下非完全公开内容从未被纳入智搜分析范围:①设置为“仅自己可见/好友圈/粉丝可见”的微博内容;②微博也不会通过智搜功能收集、存储或分析用户的非公开信息。

微博智搜功能是否侵犯隐私权?

律师:抓取公开可见的微博则不侵犯

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齐风敏告诉记者,鉴于微博作为开放式的社交平台,对于微博用户自行发布的公开可见的微博内容,任何人均可通过正常途径查询知悉,“若微博智搜的抓取范围为用户公开可见的微博,那这种行为不能认定为侵犯普通用户的隐私。”

齐风敏还分析称,如果微博用户将其微博设置了仅半年可见,其他用户则无法通过搜索及在其主页查看该用户半年前的微博,那半年前的微博内容属于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隐私包含“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信息”;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黎永绿也告诉记者,如果微博智搜未经用户明确同意抓取其半年前的不可见微博内容,那么,微博智搜相关的搜索、存储、公开等行为涉嫌侵犯用户的隐私。

另外,齐风敏向记者表示,微博作为开放式的社交平台,其明显有别于微信朋友圈等基于熟人关系的封闭式社交平台。在微博,陌生人之间可以在不互关的情况下互动,所以微博用户更多考虑的可能是表达和沟通的自由。

“而作为平台,其在掌握大量用户数据信息的同时,如何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收集、存储、使用等处理用户信息,成为这几年互联网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日益突出的问题。”齐风敏称,除了平台方的自查自纠,主动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以及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及惩处力度外,就广大用户而言,可能还需要用户加强自我保护、维权意识以及司法实践中通过权威判例进行及时的宣传、引导,使得相关认定标准更加清晰完善。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