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硬气的外交官
乐平素以“洪公气节、马氏文章”著称,这里的“洪公气节”指的是南宋初年著名爱国英雄洪皓。他出使金国,被羁留15年,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不辱使命,全节而归,声震华夏,被誉为“苏武第二”,是垂范史册的风节名臣。

洪皓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宋时乐平岩前村人。他年少得志,二十七岁中进士,器宇轩昂、仪表堂堂、文才超群。洪皓的一生,是在宋朝统治的艰难时期度过的,出使金国是他人生乐章里最为激越的一个章节。
宋高宗赵构即位后,金兵不断南侵,为避金兵锋芒,1129年,洪皓被朝廷任命为使臣出使金国和谈。然而,金主不仅拒绝和谈,还把当使者的洪皓扣留,要他为金国扶持的伪齐国服务,洪皓严加拒绝。恼羞成怒的金主本想杀了洪皓,被手下劝阻,遂将洪皓流放至冷山。
冷山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仅有百余户人家,居住地都是地下穴式土屋。在冷山,洪皓穿着粗布烂衣裳,常用野菜充饥,还要自己动手上山砍柴。洪皓与当地普通女真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并以自己的学识,努力传播汉文化和儒家思想。仅凭记忆,用桦树皮抄写《四书》中儒家经典文句,教周边的儿童学习汉文,他风趣地称为“桦叶四书”。
尽管身处异国他乡,洪皓时刻心系南宋。他想尽办法,搜集金国的军事、政治情报,并设法传递回南宋朝廷,为南宋的抗金斗争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在那漫长的囚禁岁月里,洪皓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气节,如同苏武牧羊北海一般,手持南宋的符节,从未有过一丝动摇。
期间,金国多次派人劝降,甚至以死相逼,但洪皓毫不畏惧。他常常对着符节倾诉对祖国的思念,坚定自己的信念。一次,金国的将领威胁他,如果再不投降,就要将他处死。洪皓面不改色,大义凛然地说道:“我身为大宋使者,有死而已,绝不屈服于你们!”他的铮铮铁骨,让金国的将领们也为之动容。
1143年初,金廷大赦,洪皓得以释放,回到了阔别15年的祖国。在拜见高宗时,高宗赞曰:“爱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