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增670%!江西这座小城入境游何以“燃爆”

2025-05-03 09:04 阅读
当代江西

游客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消费,而是追求“沉浸式参与”和“文化归属感”。

作者 | 李林烜 赖胜烽

 

又是五一长假,各地文旅市场活力奔涌,位于赣粤边界的小城龙南,也迎来了新的旅游爆发期。

去年以来,“China Travel”风潮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花式引客,而龙南意外成为入境游市场中的一匹“黑马”。这个以“围屋之都”著称、常住人口仅34万的赣南小城,2025年首季接待入境游客达6.21万人次,同比增长670%,超去年全年总和。

撒贝宁参与池塘龙舟赛。

 

政策红利有多“香”?老围屋见证市场活力

 

走进龙南,粤语、客家话、马来语在街头交织,一辆辆旅游大巴鱼贯而过。杨村镇太平堡景区传来粤语导游的喇叭声:“前面就是300多岁的燕翼围,一砖一瓦藏着客家人‘既守且攻’的生存智慧——”

话音未落,客家阿婆便在摊位前用客家话吆喝:“来尝尝客家米酒,喝哩有福气嘞!”停车场内,12辆大湾区牌照的大巴车挤得水泄不通,深圳导游阿玲忙着分发围屋之都打卡手册:“今天要带3个香港团,客家人‘过番’的历史,在这里都能找到根。”仅杨村镇,一季度接待入境游客人数超1.3万人次。

当文旅竞争进入“体验经济”深水区,龙南如何实现从“资源观光型”到“沉浸体验”型的跨越?

2023年起,龙南设立600万元“招游引客”专项奖励,对入境游、高铁团、自驾团最高奖励160万元/旅行社;依托“惠企通”平台,企业“即申即领”,2024年兑现360万元惠及52家旅行社。2025年首批23万元奖励资金正加速拨付。在政策激励下,今年一季度旅行社引进团队游客超4.1万人,同比激增近7倍。

“专项奖励是诚意,围屋文化是底气!让我们文旅企业吃下‘定心丸’。”深圳某旅行社负责人陈先生坦言,自参加龙南文旅推介会后,公司联合粤港澳大湾区12家旅行社组成百人考察团,将龙南列入年度十大推荐目的地之一。

消费券、旅游年卡、航旅优惠……在龙南,惠民举措同步发力。春节期间,龙南市发放5000张文旅商贸电子消费券,联合赣州机场推出“超级登机牌”优惠,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升级。

“政策组合拳既惠企又惠民,激活了‘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龙南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蔡石海介绍。为精准承接文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龙南市以“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为枢纽,构建“全天候安全屏障+全流程贴心服务”体系,用省心、安心、暖心的管家式服务重构游客体验。

香港游客在燕翼围购买土特产。

 

 

老围屋如何“潮”出圈?“非遗+旅游”解锁新玩法

 

当前,文旅产业的竞争已从简单的山水资源比拼跃升至多维度的创新较量。游客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消费,而是追求“沉浸式参与”与“文化归属感”。

在关西围屋景区,国家级非遗“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钟莉一边熟练地展示着擂茶制作技艺,一边耐心介绍:“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纯,香气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能健脾养胃、滋补长寿。”她的身旁,来自香港的“00后”游客阿轩亲手体验擂茶研磨、调配的每一个步骤。

在这里,游客们不仅能近距离观摩传统擂茶的制作过程,更能亲自动手参与其中,感受客家人“以茶待客、以食传情”的深厚文化底蕴。擂茶体验项目日均接待散客超100人次,成为景区最受欢迎的互动项目之一。

夜幕降临,栗园围里鼓乐声穿透夜空,《天下客家》大型沉浸式实景演艺以声光电重现客家婚嫁、守围、传家故事。72岁的上海游客丁锦芳直呼:“围屋里看祖辈故事,就像穿越了一次时空。”

传统文化何以“活”在当下?答案藏在沉浸式体验中。

漫步龙南的街巷,恰似一座没有围墙的露天博物馆,处处可见客家文化的创新表达。新加坡游客黄先生正跟着非遗传承人学打锡壶,“叮当声里有客家迁徙史”;澳门旅游团体验省级非遗杨村米酒焐酒工艺,祝酒山歌对唱带走独特记忆;龙南推出“客家一桌菜”围屋村席,深受境外游客的喜爱……

“在旅游线路中融入客家风俗和非遗展演,既传承文化,又拓展了景点内涵。”龙南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仲介绍。目前,龙南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市级项目17项,通过“非遗+旅游”模式,将擂茶、香火龙、客家织带等技艺植入景区业态,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升,境外游客“寻根”龙南的热情持续升温。客家文化认同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力。香港游客徐美琳带着三代人专程来访:“世客围被誉为龙南版‘大唐不夜城’,这里的客家非遗展,让我读懂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精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黄道生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虔心小镇的森泉高端温泉度假项目为游客提供全新体验,渔仔潭围、沙坝围等百年围屋变身“双子围民宿小镇”,节假日一房难求。目前,龙南拥有19家品牌酒店、13个特色民宿集聚区,住宿接待能力超1万张床位。

客家米酒焐酒工艺。张子洪/摄

 

 

顶流加持怎样引爆流量?本土创意驱动裂变传播

 

2024年,随着央视镜头频繁聚焦龙南,这座赣粤边界的千年客家古城以“破圈”之势闯入大众视野。

2024年端午节,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在龙南录制。撒贝宁带领“山水小分队”实地体验杨村龙舟赛,青砖黛瓦的围屋倒映在碧水中,鼓点与呐喊声交织的龙舟赛点燃古镇激情。

这一幕通过央视荧屏传向全国,其中“撒贝宁在龙南”的话题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高达1100多万,热搜热榜超630个。这场“现象级传播”并非偶然,而是龙南以“媒体顶流+本土原创”双轮驱动,构建全域传播体系的缩影。

从央视《文脉春秋》《正大综艺》,到湖南卫视录制播出《花儿绽放》,再到河南卫视春晚录制……近年来,龙南频频活跃在各大综艺舞台,触达观众超55亿人次,形成了独属于龙南的“综艺现象”。

在顶流加持下,龙南也同步深耕本土内容生态。线上,龙南持续推出“我为龙南代言”活动,孵化“客乡表妹”“静静说龙南”等30余个本土网红账号,推出方言解说、非遗体验等内容,2024年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4100万次。

线下,龙南确保“月月有主题、季季有赛事”,桃花文旅月引得摄影爱好者扎堆采风,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周年消费季带动二次消费增长。2025年,龙南推出新媒体营销奖励计划,以“以游招游”模式鼓励游客自发传播。

作为江西南大门,龙南距粤港澳核心城市群仅2小时高铁里程,凭借“当日往返”的交通优势,龙南将大湾区作为主客源地精准发力。

2024年,龙南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12场专题推介会,签约386家旅行商,“广发英雄帖”邀请香港旅游协会、华商代表等到龙南踩线,成功撬动入境游市场。今年4月,“来龙南做客 入围又入阁”文旅推介会走进粤东汕头,现场与汕头、潮州等5城达成游客组团合作意向。龙南文旅正以“文化+场景+服务”的组合拳,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

当围屋千人宴的烟火气升腾,当非遗展演的喝彩声响起,龙南正将文化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在江西打造文旅强省的战略版图中,龙南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用央视镜头讲述客家故事,以本土内容激活文化基因,凭区位优势打通客源通道,实现从“网红”到“长红”跨越,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