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台携手一家亲 青春同心向未来——2025两岸(庐山)青年交流发展大会综述
吴雅雯
5月8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九江市人民政府、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主办的2025两岸(庐山)青年交流发展大会,在诗画交织的匡庐胜境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同心筑梦 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近300名青年代表、企业家代表、工商团体代表共襄盛举,谱写着赣台交流的新篇章。
台青看江西:“美丽景色让我们目不暇接”
“在来江西之前,主办单位就给了我一本厚厚的‘招商宝典’,里面涵盖了赣台‘双招双引’所有相关的政策。登上庐山后,每一个路口都有最美好的笑脸迎接我们,令人非常感动!”两岸青年双创智慧谷顾问、台湾淡江华东校友会会长邱素蕙,作为本次大会台湾高校校友会代表,她是第一次来到江西。她表示,江西是一块宝地,等着台湾青年去探索和了解。
“江西美丽的景色让我们目不暇接。优越的交通区位、丰富的资源,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是令人感到欣喜。”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理事长、高盈集团总经理雷宏毅说,“其实台湾很多年轻人没有来过江西,心理上会有距离感。我们‘中生代’有责任带领‘新生代’来江西走一走、看一看,把深厚的情谊传递下去。”
台湾工商建研会候补理事、百度美容生技集团董事长黄维钧,与江西的往来交流已近十年,这次再来江西有些不一样的感受。“江西和过去比有很大的变化,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文旅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希望这样的大会能够延续下去,让台湾更多的青年朋友有机会了解江西,打破对大陆模糊的认知和印象,在两岸共同发展中寻找新的合作机遇。”
台生在江西:“政策解读和专场招聘很贴心”
5月7日,青年就业政策解读暨赣台青年专场招聘会于南昌大学顺利举办,旨在帮助赣台青年了解我省就业政策,吸引台湾籍学生在赣发展。
招聘会引入了AI面试、就业一体机、职业测评机等智能求职设备,还设置了企业招聘、政策咨询等功能专区,提供现场面试、政策解读等一站式服务。
现场,江铜集团、中江国际、江西英科医疗等100余家用人单位带来涵盖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外贸等多个行业超1600余个岗位,最高年薪达36万元。南昌大学台湾籍学生周同学表示,这是她首次参加大型招聘会,招聘会上企业优质、类型丰富。目前她已联系了几家公司。
好的就业岗位不容错过。本次两岸(庐山)青年交流发展大会现场,再次发布3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既有会计、产品经理等传统岗位,也有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工程等新兴岗位。
“大家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以小投入撬动整个大市场,打开产业切口。善用当地文化资源,通过创新设计打造新品牌、新产品、新项目。”在就业创业主题沙龙上,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纪冠安从自身成长经历出发,建议两岸青年从专业对接、政策运用以及文创赋能三方面,把握好江西的发展机遇。
台企驻江西:“来江西就像回家一样”
1987年,台青郭蒲生创办江西首家台企,点燃两岸经贸合作星火。此后三十余载,鸿海、旺旺等知名台企接踵而至,累计投资超200亿美元,为江西开放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首来族”踏上江西这片红土地,在陶瓷文创、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激荡创意火花。
“来到江西只需要带着一个轻松的心情,就像回家一样。千言万语不如亲身体验,只要来了,就会发现江西独特的魅力。”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西省首家本土培育的台资上市公司。公司创始人纪金树在了解江西招商引资政策后,2005年来到乐平市,扎根近20年。在父辈深耕大陆、创业实践的启示下,“台商二代”纪冠安也选择来到江西,从“首来族”到“常来族”,如今已定居在江西。
“江西的电子信息产业发达,赣州所产重稀土年产量占全球的70%。这对化工企业来说极具吸引力。”纪冠安表示,在最艰难的阶段,江西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一对一”帮扶指导,助力企业2020年顺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当遇到科技创新瓶颈,江西省科技厅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成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院士工作站和产业孵化基地,解决“卡脖子”难题,帮助企业走上创新发展快车道。公司每年面向台湾青年提供就业和实习岗位,已成为两岸青年交流和共同发展的平台。
为广大台胞台商台企,特别是台湾青年搭建与江西的交流合作平台,是本次大会最深刻的主旨。而两岸新生代的交流交往,离不开政策层面的体系化支撑。江西在全国较早出台“惠台政策60条”,打造海峡两岸合作区(江西)南昌、赣州、吉安三大产业园,设立2个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为台湾青年提供创业孵化、融资对接、市场拓展等全链条全生态服务。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我省累计引进台资项目4067个,实际进资197.56亿美元。
盛会落下帷幕,两岸青年在不舍中相拥道别,相约来年再聚赣鄱。一幅以两岸青年为媒、以共同发展为底色的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见证着赣台两地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