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机电职院“职普融通体验日”特色活动纪实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胡志玲、柳加申)2025年5月11日上午,南昌市育新学校九龙湖临江校区的38名小学生带着雀跃的心情,有序登上开往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赣新校区的大巴车,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职业启蒙“探秘之旅”。此次实践活动作为学校职业教育活动周“职普融通示范日”的特色项目,以无人机操控与移动机器人探索为主要内容,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往职业世界的桥梁。
无人机——触摸蓝天的科技之翼
“同学们,你们知道无人机除了航拍还能做什么吗?”在无人机实训教室里,许剑老师举起一架四旋翼无人机,抛出的问题如投进湖心的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可以送快递!”“能扑灭山火!”“我见过无人机喷洒农药!”面对孩子们充满童趣的抢答,许剑老师轻轻转动旋翼,眼中满是笑意地说:“今天,你们不仅是观众,更是操控蓝天的小机长!”随后,许剑老师开始详细讲解无人机的结构与系统功能。在许剑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下,孩子们对无人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可以飞,可以在空中组合成各种形状,可以航拍,还可以送美团外卖……现场的一句句“哇”,正是孩子们对无人机的由衷惊叹与喜爱。

在VR模拟飞行区,许剑老师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带孩子们“沉浸式”体验飞行。无人机工作室大学生正用通俗易懂的讲解,帮助“小飞行员”们掌握摇杆的微妙操控。当虚拟无人机在屏幕上平稳升空时,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与欢笑声交织。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在竞速赛中率先冲线,激动地欢呼“欧耶,我赢了!”让整个教室都沸腾起来。
户外操场上,真实飞行体验将活动推向高潮。许剑老师带领学生团队分成教学小组,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操控无人机。“拉杆要稳,注意高度!”“老师快看,我拍到教学楼了!”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中,一架架无人机在阳光下盘旋,一名男孩兴奋得原地蹦跳:“等我长大了当飞行员!”
机器人——触摸未来的N种可能
隔壁移动机器人工作室里,罗炳亮老师正带着孩子们“穿越时空”——从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朋克机械臂,到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宇树机器人。“现在的机器人,能灭火、能种田,还能陪爷爷奶奶聊天!”罗老师一边向孩子们讲述,一边操作农业机器人做收割稻子的模拟示范。
在实操环节,孩子们在罗老师及其团队学生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对抗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智能夹取机器人、消防机器人及嵌入式机器人操控及体验。在对抗机器人操控区,孩子们尖叫着,欢呼着,上演着三架机器人“你追我赶”“钢铁碰撞”的好戏;在智能夹取区,机器人根据指令用柔性机械手轻轻夹起小圆柱,并行驶到准确位置放置圆柱,引得孩子们屏息凝神;在仿生机器人区,一场“人机对话”正在上演:一群学生围着机器人争先恐后下达指令“小猪小猪,请转圈圈”“小猪小猪,请向左转”“小猪小猪,你几岁啦”……
职普融通——破壁生长的教育密码
活动现场,两组动人画面勾勒出职普融通的鲜活图景:在无人机实训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大一学生正半蹲着,耐心指导小学生操控无人机飞行。眼前这位无人机“小导师”,正是高中时期一次职业体验埋下的种子,让他对无人机技术一见倾心。尽管高考与心仪专业失之交臂,但他凭借对无人机技术的执着热爱,主动申请加入主动加入学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团队。而活动尾声,孩子们簇拥着老师久久不愿离去,此起彼伏的追问声格外动人:“老师,下周还能来玩吗?”“大学有没有无人机专业?”稚嫩的话语间,职业理想的萌芽正破土而出。一位全程跟拍的小学教师感慨:“过去总觉得职业教育是遥远的成人世界,直到现在才发现,当孩子们亲手摸到未来,职业理想自然会在心里生根发芽。”
此次职业启蒙体验活动,既是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沉浸式职业探索,也是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的生动展示窗口,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改革实践。学校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等智能新兴专业融入体验项目,精准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深化产教融合的战略部署,实现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正如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核心精神所述,只有让职业教育真正走进大众生活,让职业教育“贴近生活、可感可及”,才能让“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