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抑郁症识别与护理干预
肖海霞 肥城市安临站镇卫生院
围产期是女性人生中的特殊阶段,怀孕到产后一段时间内,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都经历着巨大变化。围产期抑郁症作为这一时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胎儿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威胁家庭和谐。因此,正确识别围产期抑郁症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围产期抑郁症概述
围产期抑郁症指女性在妊娠期至产后6周内出现的抑郁症状,涵盖了孕期抑郁和产后抑郁。据统计,全球围产期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0%~15%,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这一病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生理方面,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雌激素、孕激素等在分娩后急剧下降,会影响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的代谢,导致情绪调节失衡;心理层面,对分娩的恐惧、角色转变的压力、家庭关系变化等都可能使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社会因素中,经济压力、缺乏家人支持、不良生活事件等也会增加围产期抑郁症的发病风险。
二、围产期抑郁症的识别
(一)症状表现
情绪症状。产妇持续表现出情绪低落,整日愁眉不展,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容易哭泣、悲伤,甚至出现绝望、无助感。例如,以往喜欢追剧、和朋友聊天的产妇,在患病期间对这些活动毫无兴致,常常独自发呆流泪。
认知症状。思维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自我评价降低,过度自责,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产妇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母亲的角色,对照顾宝宝缺乏信心,甚至产生伤害自己或宝宝的念头。
生理症状。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早醒;食欲减退,体重明显下降;身体容易感到疲劳,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部分产妇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躯体不适症状。
(二)识别方法
量表评估。目前临床上常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围产期女性进行抑郁筛查。该量表包含10个问题,从情绪、睡眠、饮食、自责等方面进行评分,总分大于或等于13分可初步诊断为围产期抑郁症。医护人员可在孕期产检和产后访视时,对产妇进行量表评估,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观察与沟通。家属、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日常行为和情绪变化。通过与产妇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了解其内心感受和想法。若发现产妇出现上述异常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应高度警惕围产期抑郁症的可能,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三、围产期抑郁症的护理干预
(一)心理护理
建立信任关系。为了确保产妇在心理上得到充分的关怀和支持,护理人员和家属需要采取一种温和、耐心的态度与产妇进行交流。通过倾听产妇内心的烦恼和担忧,让产妇感受到被理解、尊重,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例如,可以每天安排固定时间与产妇进行深入的对话,专注倾听她的诉说,不随意打断或评判,让产妇感受到护理人员和家属的真诚关怀。
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帮助产妇正确认识围产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讲解围产期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让产妇了解这些症状是可以治疗和缓解的,从而消除产妇的恐惧和焦虑心理。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情绪,引导其采用积极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如帮助产妇发现自己在照顾宝宝过程中的进步和优点,增强自信心,让她们更加坚强和乐观。
(二)生活护理
规律作息。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规律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白天适当安排活动,如散步、简单的产后康复操等,避免长时间卧床;晚上则要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帮助产妇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从而促进产妇的身体恢复和情绪稳定。
合理饮食。为产妇提供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鼓励产妇少食多餐,避免因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影响身体健康和情绪状态,确保产妇在饮食上得到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帮助。
(三)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应引导家属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分担家务和照顾宝宝的责任,减轻产妇的负担。丈夫要积极参与育儿过程,多与产妇沟通交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产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社会支持。社区和医疗机构可以组织围产期女性交流活动,让产妇有机会与其他同阶段女性分享经验、互相支持;也可以提供心理咨询热线、线上交流平台等,方便产妇在需要时及时获得帮助,让产妇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支持。
(四)专业治疗与护理
对于确诊为围产期抑郁症的产妇,护理人员应及时转介至精神心理科或专科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遵医嘱协助产妇进行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并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定期对产妇进行评估,根据病情调整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性,帮助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四、结语
围产期抑郁症严重威胁着产妇的身心健康,早期识别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防治围产期抑郁症的关键。掌握围产期抑郁症的识别要点,采取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家庭与社会支持以及专业治疗与护理等综合干预措施,能够帮助产妇缓解抑郁症状,顺利度过围产期,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全社会应提高对围产期抑郁症的重视程度,共同为产妇营造一个温暖、支持的环境,让每一名产妇都能在围产期感受到关爱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