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池里“蹚”出共富路

2025-05-25 07:48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彭青芸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海光

  近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鳄鱼养殖场已传出阵阵水花声。4座钢架暖棚内,养殖场负责人刘家栋手持测温仪穿行池间,监测着鳄鱼的生长环境。

  “这是国家规定可繁育的品种——暹罗淡水鳄。”刘家栋介绍,2019年,他投资300余万元从广东引进44条暹罗鳄幼苗,取得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等资质后,建起全县首个鳄鱼养殖基地。

  “鳄鱼全身是宝,每克肉都蕴藏经济价值。”刘家栋说,鳄鱼以鸡骨架、鱼类为食,病害少、适应性强,经过5年发展已形成稳定产业链。鳄鱼皮可制革,纹理清晰而独特;肉可食用,高蛋白、低脂肪。目前鳄鱼肉通过订单农业和电商平台销往全国,皮质加工也提上日程。

  在不远处,养殖场技术员刘井福抛撒鸡骨架的瞬间,平静的水面骤然沸腾。鳄群摆尾争食激起层层浪花。“最初见着也害怕,如今连鳄鱼体温变化都能辨出异常。”刘井福笑着告诉记者。从养殖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刘家栋带领乡亲们摸索出温度精准调控、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如今,养殖场共养殖商品鳄鱼1700余条、种鳄鱼200余条。站在养殖场外准备新扩建的水塘旁,刘家栋的规划图徐徐展开:观光栈道穿林入水,鳄鱼主题餐厅、红培研学基地临水而建,与池江彭坑陈毅旧居等红色资源形成文旅串联。

  “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开发鳄鱼皮具等衍生产品,预计年产值突破500万元。”刘家栋说。随着村企联农带农机制的深化,周边50余名村民已加入鳄鱼养殖行列。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白鹭飞影,这个曾令当地村民害怕的养殖业,已经成为兰溪村三产融合的致富新路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