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泄漏自救互救全攻略

2025-06-24 14:42 阅读
大江网

  一、认识氯气危害看不见的“杀手”

  (一)氯气的物理化学特性

  氯气的外观与气味:氯气呈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氯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这也是其腐蚀性强的原因之一。

  氯气的密度与扩散特性: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泄漏后易在低洼处积聚,如地下室、沟渠等,这些区域往往是危险高发地带。在扩散过程中,氯气会随风向传播,逆风方向相对安全,这也是应急撤离时选择逆风方向的重要依据。

  氯气的毒性作用机制:氯气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对人体造成伤害,它能与呼吸道黏膜的水分反应,生成强酸,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氯气还能刺激眼睛和皮肤,接触后会引起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化学性烧伤,其毒性作用是多方面的。

  (二)常见泄漏场景与危害案例

  1.化工厂泄漏事故

  2023年某化工厂氯气泄漏事件,因管道老化腐蚀导致泄漏,短时间内造成周边数十名工人中毒,其中多人出现严重呼吸道损伤。该事件中,工厂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导致泄漏范围扩大,周边居民也受到影响,凸显了化工厂氯气泄漏的高风险性。

  2.水处理行业泄漏风险

  水处理过程中,氯气用于消毒,但若投加量控制不当或设备故障,易发生泄漏。某水厂曾因加氯设备故障,导致氯气泄漏,影响了水处理车间工作人员的健康。

  水处理场所通常空间相对封闭,一旦氯气泄漏,气体难以快速扩散,增加了人员中毒的风险。

  3.漂白剂生产环节的隐患

  漂白剂生产中,氯气是重要原料,生产过程中涉及氯气的储存、运输和使用,每个环节都存在泄漏风险。

  某漂白剂生产企业曾因储存罐密封不严,导致氯气泄漏,造成车间内多名工人眼睛和皮肤灼伤,严重影响生产安全。

  二、泄漏应急三步法:逃、护、救

  (一)逃离(逆风向上,快而有序)

  立即撤离的行动要点:一旦发现氯气泄漏,应立即停止作业,沿预设的应急撤离路线逆风撤离,避免进入低洼处,撤离时保持冷静,避免慌乱。撤离过程中,若发现有人摔倒或受伤,应确保自身安全后,再设法施救,尽量避免停留,避免更多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

  防护替代方案的实施:若无防毒面具,可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氯气吸入。湿毛巾能吸附部分氯气,降低其对呼吸道的刺激。湿毛巾的使用方法是将毛巾浸湿后拧至半干,折叠后覆盖口鼻,尽量选择棉质毛巾,其吸附效果较好。

  禁火禁电的注意事项:氯气助燃,撤离时严禁使用明火或电器,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在泄漏区域,任何可能产生火花的设备都应关闭。严禁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避免产生静电引发危险,同时要关闭所有电器开关,切断电源。

  (二)自救(撤离到安全地带后“清洗+呼救”)

  1.皮肤/眼睛接触的处理

  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氯气,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脱去污染衣物,减少氯气对皮肤和眼睛的进一步伤害。

  冲洗时,要确保水流充足且温和,避免水流过强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二次损伤,同时要彻底冲洗每一个接触部位。

  2.保持呼吸通畅的方法

  若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减少氧气消耗,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救援。

  可以轻轻拍打背部,帮助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不适,同时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加重呼吸困难。

  3.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即使症状轻微,也需及时就医,因为氯气中毒可能存在潜伏期,症状可能在数小时后加重,专业检查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说明接触氯气的情况,包括接触时间、浓度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三)互救(先保己,再救人)

  1.施救者防护措施

  施救者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若无空气呼吸器,可使用浸湿小苏打溶液的毛巾进行短暂防护,但时间不宜过长。

  小苏打溶液能中和部分氯气,降低其毒性,但其防护效果有限,仅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短暂防护,不能替代专业的空气呼吸器。

  2.转移伤者的操作要点

  迅速将伤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伤者继续暴露在氯气环境中,加重中毒程度。

  转移过程中,要尽量平稳,避免剧烈晃动,特别是对于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不清的伤者,要小心谨慎,防止二次伤害。

  3.心肺复苏(CPR)的实施

  若伤者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医疗支援,心肺复苏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确保操作规范有效。

  在实施心肺复苏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频率,同时要密切观察伤者的反应,一旦伤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应立即停止心肺复苏,避免过度操作。

  三、预防与设施—安全网这样织牢

  (一)工作场所必备应急设施

  1.清晰撤离标识的设置

  在工作场所设置荧光箭头等清晰的撤离标识,指明最短逃生路径,多通道设计防止堵塞,确保人员能快速撤离。

  撤离标识应设置在显眼位置,如走廊、楼梯口等,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确保人员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撤离方向。

  2.紧急洗消设备的配备

  在易泄漏区域附近安装洗眼器、淋浴器等紧急洗消设备,以便人员在接触氯气后能及时清洗,减少伤害。

  洗眼器和淋浴器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要对员工进行使用培训,使其在紧急情况下能正确操作。

  3.实时监测报警系统的安装

  安装氯气探测器,与声光报警装置联动,一旦氯气浓度超标,立即发出警报,提醒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氯气探测器要定期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同时要合理布局探测器,覆盖所有可能存在氯气泄漏风险的区域。

  (二)日常预防关键点

  1.严守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管道密封性,确保管道无泄漏,同时采用局部通风和负压设计,减少氯气在工作场所的积聚。

  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违规操作导致氯气泄漏,如在操作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对设备造成冲击。

  2.防护装备的标配

  为员工配备滤毒罐式防毒面具、防化服、护目镜等防护装备,确保其在接触氯气时能有效防护。

  防毒面具的滤毒罐要定期更换,确保其防护效果,同时要对员工进行防护装备的使用培训,使其能正确佩戴和使用。

  3.应急演练的开展

  每季度开展一次模拟氯气泄漏场景的应急演练,确保全员熟悉应急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过程中,要模拟真实场景,包括氯气泄漏的发现、撤离、自救互救等环节,演练后要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四、企业预案范例(核心要点)

  (一)指挥体系

  1.应急小组的组建

  成立应急小组,明确总指挥、救援组、医疗组等分工,总指挥负责决策救援行动,各小组各司其职。总指挥应具备丰富的应急指挥经验,熟悉企业生产工艺和应急预案,救援组成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应急救援能力。

  2.分级响应机制

  根据泄漏程度进行分级响应,小泄漏隔离150米,大泄漏隔离450米,确保隔离区域安全,防止氯气扩散。分级响应要明确各级别的具体措施,如小泄漏时的应急处置流程、大泄漏时的人员疏散范围等,确保响应及时有效。

  3.堵漏优先原则

  专业团队负责关闭泄漏源阀门,用石灰中和泄漏氯气,减少氯气泄漏量,降低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堵漏人员要穿戴专业的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要与应急小组密切配合,及时反馈堵漏情况。

  (二)预防措施

  1.工业场所必备防护

  安装带数字显示的氯气报警器,定期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实时监测氯气浓度,及时发现泄漏。

  高风险区域配备防爆排风设备,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氯气在工作场所的浓度,减少中毒风险。

  2.应急物资的准备

  企业要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洗眼器、淋浴器等,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及时使用。

  应急物资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同时要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制度,明确物资的存放、使用和补充流程。

  (三)事后处理

  1.事故复盘

  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完成原因分析,修订应急预案,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事故复盘要全面深入,从泄漏原因、应急处置过程、人员伤亡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心理干预

  对暴露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避免因事故导致的心理创伤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心理干预要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采用一对一或小组辅导的形式,根据人员的心理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3.环境监测与修复

  对泄漏区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氯气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如对受污染的土壤、水体进行处理。

  环境修复要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确保环境质量恢复到安全标准,同时要对修复过程进行跟踪监测,确保修复效果。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于“职业健康先行”“中国职业健康服务平台”“职业学习园地”等平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