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增强县域经济内生动力

2025-06-30 05:17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载体。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既是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条件,找准重点发展方向,实现产业、创新、市场、协同“四轮驱动”,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产业驱动,培育县域现代产业集群业态。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必须因地制宜谋划县域产业布局,突出“一县一业”,通过着力培育壮大立县主导产业,狠抓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县域产业园区建设水平,推动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壮链,努力打造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完善重点行业数字赋能、技术升级、装备更新等系统推进机制,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挖掘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品牌价值。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县域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完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平台建设等领域,推动产学研用融合,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破题”协同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聚焦县域首位和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和省市相关支持政策,大力推动科技金融改革试点,深化“揭榜挂帅”等科技创新合作模式,加快建设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让科技创新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坚持市场驱动,畅通县域经济循环发展机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推动政府投融资平台优化升级,支持县属国有企业加快盘活有效资产,推动国有资本向城市开发建设运营、古村保护、文旅融合、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提升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体制机制,用活用好“政银企对接会”“政企面对面恳谈会”等协商对接平台,及时协调解决融资、用地、招工等现实困难,助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要持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对标沿海发达城市的一流营商环境标准,着力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县域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县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协同驱动,构建县域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县域一头连着城、一头带着乡,从县域入手打破城乡分割格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要加快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护机制。持续完善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体制机制,推进县域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配置。立足县域农业农村资源优势,以农民为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设施蔬菜等县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的乡村富民产业。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承包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激活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农业经营发展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户家庭承包的前提下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作者系中共乐安县委书记 艾志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