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莫名其妙消失了”!紧急提醒:违法→
消费者 张女士:平时购物主要有几个渠道,比如小红书,它会有“种草帖”,然后觉得特别不错,就买了回来,结果发现衣服和照片完全就不是一回事。

消费者 李先生:为什么要看评价?因为我没有买过这个东西,我就是看了评价以后感觉它比较好,我才去买,结果到手以后反而不是那个东西。
消费者 高女士:商品买完之后给评价能返现,都是假的。评价里说东西特别好,但实际到了就是特别不好。

消费者 李女士:给小动物买的,比如耳螨药、驱虫药这一类,买回来没有用,但是评论区一片都说非常管用,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所以如果这个能造假,我认为对消费者完全是一个视力屏障。

针对“水军”刷评乱象,不少消费者表示很无奈,希望平台能够加强监管。

消费者 张女士:我觉得现在网购其实成本挺高的。网上图很好,但收到不是那个结果,其实是很消耗人,我觉得这个是应该要加大监管的地方。

消费者 高女士:年轻人都没有办法,我们更没办法。有时候岁数大了还不会退,就这么着急,谁也没有火眼金睛。
网络水军刷好评不仅有违社会道德,而且还触犯法律底线。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和平台,要形成合力,重拳打击网络水军乱象。
律师表示,网络水军伪造交易刷好评、抹去差评的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也影响了市场的多元和良性发展。互联网平台如果为了流量和利润暗中支持网络水军,那么从法律的层面上,平台对消费者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北京济和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法律事务部主任 张莹: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条款,帮助商家进行虚假的宣传、组织虚假交易、虚假评价会被处以高额的罚款,甚至有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张莹表示,商家应当提供符合宣传标准的商品。如果因网络水军,消费者利益受损,可以依法要求赔偿。
北京济和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法律事务部主任 张莹:水军组织者已经是触犯到了民事行政甚至刑事的法律,如果涉及到大规模的虚假广告,有偿删帖或者恶意的诋毁,还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非法经营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等。商家花钱去雇水军,用这种数字游戏和障眼法去赢得曝光和销量。根据我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如果商家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构成欺诈的,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

互联网专家表示,网络平台应把好信息内容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协同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打击合力,各方落实主体责任,斩断网络水军黑色产业链。

中关村现代信息消费应用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包冉:有关部门应该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实施顶格处罚。所有的互联网的平台,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技术手段,进行相关投诉的溯源和真实性的确认,压实平台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