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活力催生全新职业 “国门摆渡人”半年送出6万辆中国车→
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连接中亚、辐射欧洲的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外贸发展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从2022年起到2024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连续3年跨越了3个千亿元台阶。今年前5个月,新疆外贸更是跑出“加速度”,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那么,新疆外贸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究竟是什么样的?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我现在是在新疆乌鲁木齐海关监控指挥中心,虽然人站在乌鲁木齐,但通过身后这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就可以将新疆现有的19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尽收眼底。比如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红其拉甫口岸,位于我国最西端的陆路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还有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
汽车出口催生新行业“摆渡人”
半年送出6万辆中国车
近几年,随着汽车出口量越来越大,在霍尔果斯口岸甚至出现了一个新职业,叫作“国门摆渡人”。
他们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把要出口的汽车开到哈萨克斯坦,完成交接后,再从哈萨克斯坦乘坐跨国大巴返回国内,每运送一辆车,都能赚300到400元。在采访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这些“摆渡人”很多都是当地的普通群众,有牧民、农民,甚至还有来旅游的游客。他们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到中国的外贸出口工作,每次开着中国产的汽车,跨越国门运到海外,都感觉特别地自豪。
今年以来,由“摆渡人”运输出境的商品车已经突破6万辆。
中国商品受热捧
哈萨克斯坦游客“狂扫货”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就在距离口岸不远处,合作中心横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边境,在这里,游客可以买到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上千种商品,今年这里的客流量已经突破了500万人次。在这里,中国制造的服装、日用品特别受游客青睐,很多哈萨克斯坦游客都会大包小包地采购,甚至还会直接打包寄回哈萨克斯坦。
伊尔克什坦口岸全天候通关促中亚贸易
位于祖国最西边的伊尔克什坦口岸是连接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通道,从这里出口的货物,不仅会运送到吉尔吉斯斯坦,还会辐射到乌兹别克斯坦等国。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货运量,今年6月以来,这里试行了7x24小时通关模式,最忙的时候一天进出境的车辆就达到了1200多辆。
新疆前5月贸易覆盖222国
冰川三文鱼“游”向全球
这样繁忙的场景,在新疆的每一个口岸都能见到,根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新疆与22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正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以特色水产品产业为例,从丹麦进口的三文鱼鱼卵,在伊犁地区纯净的冰川融水中进行科学养殖,培育出口感鲜甜的三文鱼后,再加工成鱼块等产品,不仅返销欧洲市场,还远销东南亚、北美等地区,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产业升级。
可以说,从整车出口到边贸购物,从生鲜运输到全天候通关,新疆的各个口岸正以蓬勃的活力,展现着中国向西开放的新图景。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