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美好青春”志愿服务队开展美育实践活动

2025-07-14 18:44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刘惠文、王贝思、解玉芳、徐逸萱)7月,东华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好青春”志愿服务队到吉安市桐坪镇上溪村及尚贤乡丰山村,开展美育实践活动。

  王笠躬讲述村庄从靠人工“肩挑手扛”到无人机喷洒农药“科技兴农”的发展历史,剖析乡村发展难题,特别指出破解年轻人“留乡难”的关键在于让传统农业焕发新魅力,让乡村生活更有吸引力、更有奔头。

  针对留守儿童,服务队精心打造“红色非遗工坊”,通过剪纸、非遗扎染、漆扇、传统书画等传统技艺传递红色文化。主题晚会将活动推向高潮,由孩子们参与的“非遗时装秀”、皮影戏《英雄雨来》等节目深受欢迎。晚会期间,队员们还将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赠送给当地村民,把艺术的祝福留在千家万户。

  在“把美术馆搬进乡村”红色主题画展上,50余幅反映乡村振兴新貌、讴歌时代精神的书画作品展出,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欣赏。队员们还现场挥毫泼墨,为村民创作主题书法作品。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对村委后院进行功能优化与美学提升的设计改造,将实用与美观融入乡村公共空间的脉络。

  特别策划的“时尚芭莎·上溪芳华”公益摄影活动,为20余位乡村老人定格了专属的“高光时刻”。“来,给咱和菜园子也拍张照!”李奶奶站在爬满丝瓜藤的竹篱笆前,手里举起一串红彤彤的辣椒,笑容满面地对摄影的队员们说。这项活动,用影像艺术诠释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乡村的“夕阳”焕发出别样的时尚光彩。

  服务队积极探索“科技+艺术”融合,为乡村美育插上数字翅膀。通过AI算法,孩子们笔下憨态可掬的小鸭子开始在水面游弋,神气的火箭拖着尾焰直冲云霄,这些充满童趣的静态的画作瞬间“活”了起来!“AI让画动起来”的奇妙魔法,让美育公益课堂变身充满未来感的创意工坊,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好奇心。

  在农忙时节,队员们不仅帮助村民抢收稻谷,还用金灿灿的谷粒在广场上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丰收颂党恩”大地艺术。此外,服务队以村居墙体为“画布”,精心绘制与乡村振兴主题墙绘。

  东华理工大学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通过艺术乡建、创建写生基地、建设乡村美术馆等项目,不断激发乡村美育新动能,为乡村振兴贡献东华理工智慧与力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