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记者互动Vlog|德国“中国通”八访中国:在千年瓷韵中读懂东西方对话的密码

2025-07-15 22:21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宸廷报道:7月15日,参加“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的德国自媒体人罗伟哲站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展柜前,凝视元代青花瓷,频频点头。这位身高1.99米、能用中文流利解说陶瓷史的欧洲面孔,已是第八次到访中国的“老友”。

“青花蓝白,打破我想象的边界”

当看到元青花时,罗伟哲对记者说:“德国人曾以为蓝白相间的青花瓷是荷兰创造的,但我在南京大学做交换生时了解到——它的根在中国。”他轻抚展柜玻璃,指向元代青花瓷上的缠枝莲纹,“这种蓝白配色的艺术早在中国古代就已出现,而景德镇工匠用泥与火让它穿越时空。这印证了不同文明间的紧密联系。”

从实用器到艺术品:跨越时空的文化哲思

面对一件素雅的单色釉盖罐,这位1998年出生的德国青年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古代匠人制作时只为盛放食物,如今却成为博物馆的珍宝。最好的艺术诞生于生活,而非刻意追求‘无用之美’。”他以抖音视频为例,“就像我拍摄的江西菜,酸辣芋头丝与瓦罐汤的生活气息,恰是德国粉丝最爱的‘中国故事’。”

在景德镇,发现“艺术乌托邦”

当问及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时,罗伟哲用“‘三线城市的国际魂’”来概括:“凌晨两点陶艺工作室的灯火,午后浮梁茶山间的采风,这种生活节奏在柏林或北京都难以实现。”他计划带领德国团队探访深山里的古窑村落,“这里证明了中国不只有摩天大楼,更有让艺术家自由呼吸的土壤。”

中文,打开命运之门的钥匙

“学习中文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罗伟哲笑着回忆。如今,他凭借双语能力主持德国和中国的一些论坛,其抖音账号“德国同学罗伟哲”已拥有5000余个粉丝。“中文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门后是景德镇这样的文化宝藏。”罗伟哲表示,景德镇多元包容的艺术氛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将通过自媒体平台向国际观众分享这里的独特魅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