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寄秋忆 翰墨诉深情——《鹅湖忆秋》创作手记

2025-07-25 04:54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公望富春·中国山水画作品展”,近日在杭州富阳公望美术馆举行,我的作品《鹅湖忆秋》(上图)荣幸入选。这件作品,每一寸宣纸都仿佛浸润着我对江右书院炽热而深沉的情感,承载着我在艺术道路上不懈探索的赤诚之心。

  我的创作灵感,始于江西四大书院之一的鹅湖书院。初见时,它古朴的气质便如磁石般深深吸引着我。而“秋”,则是我为这幅画倾注的灵魂。它不仅是视觉的华美诗篇,更成为我追忆往昔岁月的时光纽带,承载着我对宁静大自然的美好向往。我怀揣满腔热忱,试图在宣纸上营造出书院清幽静谧的氛围,使观者踏入这片由笔墨构筑的秋之世界,如我一样沉浸其中,心灵与自然和谐交融。

  《鹅湖忆秋》高210厘米,宽160厘米。在构图中,我大胆采用俯视视角,将画面以不规则形状置于上方,宛如一片飘落的秋叶,充满了自然随性之美。然后用大面积的青绿巧妙切割画面,构建出虚实相生、疏密得当的布局。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构图的束缚,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与纵深感,更如同一扇通往全新视觉世界的大门,为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在色彩运用上,以赭色、灰色渲染书院建筑,凸显其历经岁月沉淀的沉稳厚重;以墨绿、浅褐描绘自然景物,展现出大自然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淡青绿色调的巧妙搭配,营造出清新悠远的氛围,让整个画面弥漫着清幽宁静、古朴雅致的意境。

  在技法上,我坚持兼工带写的创作原则,力求在细腻写实与写意神韵之间寻找完美的平衡点。对书院建筑的飞檐斗拱、树木纹理等细节精心雕琢,力求细腻写实;同时,借助色彩的自然晕染,让写意的神韵在画面中自然流淌。以传统青绿山水为根基,线条勾勒刚柔并济,赋予物象生动的形态与质感。淡雅的设色中,青绿与赭石相互映衬,宛如一对默契的舞伴,舞出秋景的清新脱俗与古雅意趣。水墨的自然晕染,如同一缕轻柔的秋风,让画面过渡柔和自然,秋意的朦胧悠远在宣纸上缓缓铺陈开来,似一首无声的诗,余韵悠长。

  《鹅湖忆秋》以中式建筑为骨立形,淡雅色调为韵赋神,疏密景致为境传情。勾勒渲染间涤尽喧嚣,愿观者入此水墨天地,在山水诗意中暂抛纷扰,寻得心灵安宁,感受传统美学的永恒魅力与精神升华。

  □ 涂传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