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一批“蛀虫” !江西铁腕守护乡镇“钱袋子”

2025-07-27 06:31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朱华 通讯员熊飞云)“昌邑乡某康复中心站站长李某某以虚开广告宣传费的方式套取费用,暴露出乡镇财政资金账户监管不力等问题……”近日,南昌市新建区通报了多起涉及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案件,督促各乡镇开展自查自纠,推进以案促改促治。这一系列案件的查处,是我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查案整改治理一体推进、着力破解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顽瘴痼疾的生动缩影。

  违规套取、挤占挪用、挥霍浪费、谋私贪占……近年来,伸向乡镇“钱袋子”的黑手手法多样,尤其在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易发多发,暴露出资金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使用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侵蚀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败坏了基层政治生态。

  问题在哪里,监督的探照灯就照向哪里。省纪委监委调研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插县乡村一线,全面摸清、查找发现突出问题。同时,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2021年以来的相关数据“过筛子”,并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深挖问题线索。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关键环节中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坚持以事挖案、以人查案、以案带案,围绕虚列广告宣传费、办公费、环境整治费等六项经费支出报销、套取费用,集中核查关键环节、关键岗位人员问题线索,严肃查处背后隐藏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

  利剑所指,硕果累累。在九江,市纪委监委从近3年的财政支出中顺藤摸瓜,查处了濂溪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某某违规报销、武宁县清江乡党政主要领导虚列广告费等一批典型案件;在萍乡,查处莲花县坊楼镇党委原书记曾某某案时,办案人员“拔出萝卜带出泥”,严肃处理了包括多名县管“一把手”在内的一批干部。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推动治理才是根本。省纪委监委在加强类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相关单位“堵上一串漏洞、扎紧制度篱笆”,出台推进乡镇财政资金整治35条举措,把查办案件的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省纪委监委推动下,省财政厅开发了全省预算一体化系统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模块以及转移支付监控系统,将全省乡镇所有银行账户纳入监控,并为163项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布下了220多条“红线规则”,构建了系统预警、分级人工预警和抽查预警三道“监督防线”,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如今,只要打开全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平台,每一笔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都可实时查询,并对有疑点数据实时预警。

  我省各地也因地制宜打出制度“组合拳”,切实维护乡镇财政资金安全。赣州市制定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涵盖预算管理、支出管理、项目管理、内控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乡镇公务接待;宜春市在全市推行公务出差接待电子公函管理,对公务出差、公务接待实行全流程溯源监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