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奖学金“缩水”,或许是一个终将面对的课题

2025-07-30 18:51 阅读
光明日报

近日,多名北京邮电大学2025级研究生新生向澎湃新闻反映称,收到新生入学材料时,他们发现奖学金政策发生变动。

这次变动是以附件“说明”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告知,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比例从原“全覆盖”缩减至最高55%,博士研究生部分年级覆盖比例从100%降至65%。这一调整在该校研究生新生群里引发争议。

目前北邮回应,“后续将持续完善奖学金体系,并拓展奖学金来源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资助,以激励学生投入科研与学业”。“拓展奖学金来源渠道”的说法,或许也给人一些联想:在找到新的渠道前,很难说是否会改回原来的政策。

这不是近期第一所因为奖学金而引发争议的学校了。前不久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同样反映,招生宣传时学校工作人员和手册中明确奖学金系“全覆盖”,每学年发放1.8万元或1.54万元奖助学金,而近期学校出台了新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实施办法,奖学金发放从“全覆盖”改成分级发放。

引发轩然大波后,华南理工大学多名2025级硕士研究生表示,目前已接学校辅导员通知,今年硕士研究生新生仍将执行原有的政策领取奖助金,此前引发争议的新规文件也从学校内网中删除。这相当于是学校改回了老办法。

这两起案例有类似之处,都是奖学金“缩水”,都是入学之后才告知。无论如何,这种事后通知都是不合适的。对于研究生来说,奖学金还是相当重要的,这毕竟是一笔重要的生活支援。

而且这对于学生的考研决策是有影响的。如果学生提前获知奖学金会缩减,那么很有可能改报他校。事到临头突然变卦,这属于“违背契约”了。对于学校来说,理当正视学生的诉求,在符合契约精神的基础上妥善处理此事。

不过从更大的层面来看,也许奖学金“缩水”是一个终将面对的课题。原因很简单,研究生扩招太快。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4年研究生招生135万人,而在2013年这个数字只有61.1万。十年左右的时间,增长超过一倍。

而从趋势看,扩招似乎还会持续。那么就会遭遇一个难题——学生越来越多,奖学金的“全覆盖”也必然会面临压力,近期连续发生相似案例,恐怕不是偶然。这也是扩招之后的“反作用力”,钱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相信这也是北邮回应中“拓展奖学金来源渠道”的弦外之音。

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学生群体来说,似乎“提供充足奖学金”是一种理所当然。但仔细想想,这种合理性并非天然成立。无论如何,公立大学的奖学金,除了从社会渠道募集的部分外,都相当于是拿全体纳税人的钱补贴给了部分群体。如果学生群体不断扩招,这就相当于公共经费要不断地填补一个“无底洞”。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恐怕很多人的感情色彩要发生变化了。

在学生扩招的大背景下,未来的奖学金怎么办,需要高校进行认真思考了。人们当然希望求学的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支持,毕竟不断拉长的教育年限,对家庭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负担,社会需要提供一定的支持。

但奖学金到底覆盖到什么程度,这笔钱又到底从哪来,恐怕也需要更多的探讨。尤其是学校,在招生时也要多想一想如何保障,充分运用自身的社会网络,想方设法地筹集经费,尽可能不让学生感到“委屈”。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