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嘴顿生馨”!南昌下水巷里藏着时间熬成的味道

2025-08-06 07:21 阅读
大江新闻-江南都市报原创

  颤巍巍的双手捧出红亮油润的蹄膀,39元一个的实惠价格与“炖足4小时”的匠心,让天南地北的食客循香而来……近日,南昌市井深巷里,87岁“蹄膀奶奶”吴碧兰的小吃店因一则短视频爆红网络。

老太婆小吃店外观

  这里没有豪华装修,只有5张餐桌和灶台前那道佝偻却坚守了35年的身影;这里珍藏着出租车司机念念不忘的3元炒饭的记忆,更见证着街坊邻里的温情故事。当年轻人排队追逐这口“肥而不腻”的美味时,墙上一首顾客题诗道破玄机——“色香引馋虫,满嘴顿生馨”。这,或许就是烟火人间最动人的滋味。

  社区巷子小吃店意外爆火 全国食客慕名而来争相打卡

  “蹄膀39元一个,需要炖4个钟头……店开了35年,我今年87岁了。”今年7月,一名网友发布的40秒视频,让南昌一家“藏”在社区巷子里的小吃店火爆“出圈”,成为不少网友向往的美食打卡地。截至8月5日10时,该视频仅转发量便达7.4万次,点赞量更是高达24.3万次。

  视频中,店铺虽显陈旧,但室内整洁卫生;87岁的老人用略显颤抖的手从锅中捞出蹄膀——不仅个头大、分量足,色泽红润油亮,看起来软糯入味。在评论区,各地网友被蹄膀的高性价比吸引,纷纷询问店铺地址;部分“行动派”网友晒出了打卡评价和美食视频;更有回头客留言称赞:“盐菜炒饭一绝,蹄膀肥而不腻”。

  记者注意到,还有网友被老人的创业精神所感动,特意将视频转发给父母,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四十个蹄膀2小时售罄 有顾客甚至“三顾茅庐”

  视频中的小吃店位于南昌市东湖区墩子塘街道下水巷社区。

  进入三伏天,炎热便是江西避不开的关键词。7月31日10时20分许,小店里不到20平方米的厨房内,冷风扇正卖力工作着,却怎么也驱不散闷热的空气。

  倒入小银鱼、翻炒、出锅、装盘……今年87岁的老板吴碧兰佝偻着背,在员工的协助下,在灶台前忙碌着。此前,她已备好清炒莴笋、手撕包菜等近10道家常小炒,以及店里的招牌菜之一——盐菜炒饭。灶台旁两口大锅正冒着热气,预示着店里的“明星产品”——蹄膀即将出锅。

  “老板,蹄膀好了吗?”当天10时30分,专程从西湖区赶来购买蹄膀的张先生成为当天首名顾客。他下车后轻车熟路地穿过就餐区,直奔厨房询问吴碧兰。“这儿的蹄膀确实地道,十多年前我就常来买。这些年想吃时就来,价格也实惠。”他告诉记者。

  吴碧兰的店面不大,由自家房屋改造而成,仅设5张餐桌。客流高峰时,顾客会在打包台凑合就餐,有的老主顾一次就买走好几个蹄膀。如今,小店因探店视频走红,越来越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有时还需排队等候。“蹄膀味道好,炒饭也香!”从厦门专程来南昌“打卡”的饶女士称赞道。

  记者注意到,当日12时30分许,吴碧兰店里上午准备的三四十个蹄膀便已售罄,令部分专程前来的游客颇感遗憾。为尝到蹄膀,南昌市民赵女士甚至“三顾茅庐”——首次晚间到访,店铺已打烊;第二次下午2时前往,却被告知售罄;直至第三次中午11时许赶到,终于如愿以偿。

  从炒饭到蹄膀 老街坊跨越多年的味蕾记忆

  开店35年,吴碧兰这家小店俨然成为街坊邻里和众多食客记忆中重要的一部分。岁月匆匆,他们始终眷恋着这个味道。

蹄膀和炒饭

  7月31日上午,56岁的万先生赶到店里,点了一份蹄膀和炒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20多年前,他就在附近工作,常来光顾吴碧兰的店。如今,他虽然已搬到了红谷滩区,仍不时跨区光顾,就为那一口念念不忘的味道。“一开始,这家店最有名的是炒饭,很多出租车司机都会来吃,3块钱一碗,分量和现在一样。”万先生说,“吴奶奶很厉害,以前靠炒饭,现在靠炖蹄膀,一个人把店经营了30多年,十分辛苦,令人敬佩。”

  记者注意到,小吃店墙上贴着一首诗:“小店方寸地,却因蹄膀名。挚友慕名来,邀我共一行……蹄膀精烹制,出锅香满盈。色香引馋虫,举箸夹肉轻。入口即融化,满嘴顿生馨。津津朵颐动,啧啧有赞声。”据介绍,这是下水巷社区一位老人,也是吴碧兰的邻居熊洪淇所写。

  2023年5月,熊洪淇的一名好友慕名而来,邀他一起去吴碧兰店里打卡尝鲜。好友被美味和氛围打动,熊洪淇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希望通过这首诗能为小店宣传,让生意一直红火下去。将诗贴在墙上,可以让食客们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文学的乐趣。”熊洪淇说。

  文/图 皮婉婷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实习生徐怡嘉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