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江西沿江滨湖地区积极开展引提水抗旱

2025-08-08 17:21 阅读
大江新闻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李思成报道:连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缩水”严重。8月8日5时,据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消息,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按照全国统一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降至10.13米(“吴淞高程基准”11.99米,低于吴淞12米枯水线),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

  回顾今年鄱阳湖的水位变化,前期长时间在低水位徘徊,随着南方进入降雨期后,水位呈现持续稳定上涨态势,7月2日至今年最高水位14.58米(吴淞16.44米),短暂进入丰水期后便开始持续回落。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星子站水位快速下降,8月8日退至10.14米以下(吴淞高程为12米),较常年平均(11月2日)提前87天,为有纪录以来第三早(2023年7月20日、2022年8月6日)。8日8时,星子站水位10.11米(吴淞高程11.97米),偏低5.28米,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容积分别缩小至年最高水位时的1/2、1/4。另据记者查询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实时水情,8月8日14点45分,星子站水位持续下降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10.05米。

  多年来,受江湖关系变化影响,鄱阳湖枯水期大幅提前、枯水历时明显延长、枯水位持续降低以及9月至11月退水速率加快已呈常态化、趋势性。今年,鄱阳湖水位持续处于低位,引起公众对于后期干旱和鄱阳湖枯水常态化的担忧。江西省各级水利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持续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和会商研判,对鄱阳湖代表站星子水文站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其水位、流量变化,及时关注水质变化。抓住前期鄱阳湖水位偏高的有利时机,及时部署指导沿江滨湖地区积极开展引提水工作。截至8月4日,沿江滨湖地区累计引提水2.01亿立方米。近一周来,全省共引提水0.50亿立方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