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走出浪浪山,哪怕跌跌撞撞也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

2025-08-13 04:58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该如何形容《浪浪山小妖怪》呢?它没有《哪吒之魔童闹海》式酣畅淋漓的爽感,却也舍不得将人推入深不见底的黑暗。它像一位沉默的老友,漫不经心地铺开一张网,网住了每个普通人都曾有过的挣扎:那些说不出的委屈,那些咽不下的不甘,那些在深夜里翻来覆去的“要是当初”。

  这部电影最动人的,是它的诚实。它不把苦难美化成勋章,也不把希望包装成童话,只是平静地剖开生活的本真。小猪妖“考编”三年无果、蛤蟆精干着最脏最累的活、黄鼠狼精是个没工作的话痨,猩猩怪则是一句话都讲不完整的“i人”(内向的人)……为了“不憋屈”,这群最底层、最平凡的妖,凭着道听途说的信息便要假冒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哪怕连唐僧的模样、经书的名字都弄不明白。这场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的“取经”之旅,多像我们那些仓促上路的梦想。人们总想着等一个完美的开始,等时机成熟,等准备充分,可生活从不会给普通人打包好“成功套餐”,它只会把开始的按钮藏在狼狈里,藏在“啥也不是”的清醒里。

  自行启程的“取经”路上,充斥着怀疑:“你们就根本不可能成!如来和孙悟空很久以前就认识,孙悟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时候就和如来认识,猪八戒和沙僧那也是天神转世,唐僧那更是金蝉子、皇帝的哥们,你以为什么人都能去取经?”嘲讽砸来,屏幕外的我们大概也跟着攥紧了拳头。谁忘了,孙悟空遇见菩提老祖之前,不过是花果山一只无名无姓的石猴;恰是看透了“身份定终身”的荒诞,他才敢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狂言。身份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注脚,是“往前闯”的脚步,一步步踏碎了偏见的枷锁,才挣来被铭记的资格。这世上哪条路规定了只有“正主”能走?唐僧能取经,难道就不许小妖怪们学着他的样子,去看看山外的世界吗?小妖怪诚然没听过取经人的传奇,却有自己的故事。“取经”路上,他们坚守佛家的清规戒律,打败老鼠精时同样赢得百姓拥戴,双狗洞的二大王从头到尾都相信他们是真的取经人。除了队伍是冒牌的,取经的心是真的,除暴安良的执着也是真的。这世上最该被嘲笑的,从来不是懵懂却敢开始的人,而是洞悉一切却不敢迈步的人。

  诚如世间常理,命运的暴风骤雨席卷过后,总留有一丝温柔的余韵。它不会让挣扎的生灵彻底坠入绝望,恰似给在风雨中瑟缩的小妖怪们,留一扇透气的窗,一盏引路的灯,让那份“再试一次”的勇气,不至于被彻底浇熄。电影里老和尚的出现,无疑是这场荒诞旅程中最暖的光。四个小妖怪因化缘无果快要饿死时,他不仅递上饭食,更相赠袈裟。这哪里是简单的赠予,分明是一场温柔的加冕,让他们看似荒唐的付出有了被看见的意义,让这场漏洞百出的取经有了“正统”的肯定,就像真唐僧接过观音幻化的老和尚所赠的袈裟与禅杖,瞬间有了前行的底气。“他们能去,我们也能去。”小猪妖的话竟成了支撑他们前行的旗帜。这一幕,像生活中你快要蹲下来哭泣时,塞给你一块快化了的奶糖,甜得潦草却足够救命,让你看清“啥也不是”的真相,却又舍不得彻底沉沦。

  故事总有个结尾,四个小妖怪也迎来了最终的大决战。他们在小雷音寺遇上了武力值爆表的黄眉怪。没有金光闪闪的结局,没有万人敬仰的荣光,四小妖最终耗尽修为、失去记忆,变回满身尘土的普通小动物。可这场看似徒劳的旅程,却让“勇于开始”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从“啥也不是”到“我尝试过”究竟有几步?其实只隔着一步,踏破这一步却并不容易。这一步被消息闭塞的围墙圈着,更被“我不行”“太丢人”“肯定会失败”的心魔缠着。四小妖从一开始就对西天取经知之甚少,但消息闭塞从不是天生的枷锁,本质是“不敢走出去”给它镀了层铁,而勇气正是砸开铁锁的锤、冲破心魔的剑。所谓“勇于开始就成功了一半”,从不是说开始后就能一劳永逸,而是抬脚的那一刻,就已和过去的懦弱划清界限。哪怕终究成不了斗战胜佛,哪怕终究困在浪浪山,那些为了“不憋屈”迈出的每一步,都在把“啥也不是”的标签,悄悄改成“我尝试过”。你看,这一步哪有那么复杂?它不需要你知道所有答案,不需要你准备好所有装备,甚至不需要你看清远方的路。它只需要你在“我啥也不是”的念头冒出来时,咬咬牙说“先走走看”。

  这世上最珍贵的,从来不是一开始就啥都知道,而是哪怕啥也不是,也敢走出第一步。毕竟,没迈出步时,你永远是浪浪山里那个模糊的影子;走出去了,哪怕跌跌撞撞,也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

  □ 黄仕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