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需要被接力铭记”——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2025-08-14 20:15 阅读
大江新闻原创

梅庭军讲解“东京审判”

身着法袍的梅汝璈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报道:“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的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在南昌市青云谱区朱姑桥梅村内的梅汝璈故居,梅汝璈第四代后人梅庭军坚守于此,为游客义务讲解“东京审判”的历史,至今已十二载。

  从梅村走出“东京审判”中的中国法官

  走进梅汝璈故居,一尊石像映入眼帘,身穿法袍的梅汝璈右手拿书,笔直站立,目光如炬,仿佛注视着近80年前的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次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开庭,史称“东京审判”。来自11国的法官组成审判庭,其中,梅汝璈的名字赫然在列。

  他是江西南昌人,12岁赴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求学,后远赴欧美国家深造。回国后,梅汝璈在多所大学担任法学教授,是当时法律界的权威。

  本是一介书生,却为国披上法袍。1946年,梅汝璈临危受命,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面对千百万死难同胞,他立誓:“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然而,这场很多中国人认为胜券在握的审判,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充斥着各种博弈和较量。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个战场,虽然没有硝烟,但激烈程度不亚于一场常规战争。”梅庭军说。

  究竟有多艰难呢?事实上,仅仅在“彩排”阶段,“法官席位”就引发了争议。

  梅庭军说:“原本,按照受降国的签字顺序,中国理应排在第二位,座次仅在美国之后。可是,在开庭预演时,澳大利亚庭长将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了英国之后,梅汝璈立即提出强烈抗议,他寸步不让,甚至不惜脱下法袍、辞职回国,也要拒绝这次有辱国格的‘彩排’。”

  终于,经过一番据理力争,法官座次遵循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当梅汝璈代表中国出现在第二席位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有着东方面孔的中国大法官身上。“梅汝璈捍卫了民族尊严,在国际社会挺起了中国的脊梁。”梅庭军说。

东京审判(历史图片)

  “千百万同胞的血债必须讨还”

  从1946年5月3日,到1948年11月12日,东京审判历时两年半,期间共开庭818次,判决书超过1200页。最终,28名日本军官被列为甲级战犯。

  对深受日本侵略者残害的中国人民而言,最为“重量级”的量刑成果,当属7名日本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此间,梅汝璈功不可没。

  “量刑阶段,法官们对是否判处战犯死刑产生了很大分歧,加上中国检察官团队仅有13人,日方却有着多达130人的辩护团队,梅汝璈所承受压力之大,是无法想象的。”采访中,谈及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梅庭军的声音带了些颤抖。

  他告诉记者,为了伸张正义,梅汝璈根据两年审判过程中所揭示的日军暴行,例如南京大屠杀中发生的砍头、挖心、水溺、火烧、砍四肢、割生殖器等令人发指的、较之德军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单纯用毒气杀人残酷百倍的暴行,主张对首恶必须处以死刑。

  又是一番唇枪舌剑,审判庭决定以投票的方式作出表决。

  投票前,梅汝璈慷慨陈词:“土肥原贤二和松井石根两战犯,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若不能严惩,我决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惟蹈海而死,以谢国人!个人之颜面、生死均为小事。千百万同胞的血债必须讨还。”

  最终的结果是6票对5票,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等7名首犯,绞刑!

  “这就是梅汝璈,一个刚正不阿的梅汝璈,一个为民族大义牺牲小我的梅汝璈,一个爱国的梅汝璈。”梅庭军如是说。

梅汝璈(前排右二)和远东国际法庭的法官们

  “只要还讲得动,我就要一直讲下去!”

  “历史需要被接力铭记。”作为梅汝璈的第四代后人,梅庭军的太祖父是梅汝璈的堂兄弟,他本人则从小听着梅汝璈的故事长大。

  2012年,他从部队转业回乡,恰逢南昌市青云谱区于2011年底修复了梅汝璈故居,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对外开放。就这样,梅庭军成为故居的一名保安。

  安保工作之余,他悄悄磨炼口才,储备了大量梅汝璈相关知识。一次机缘巧合下,他走到台前,成长为一名义务讲解员。而为了讲好梅汝璈传奇的一生,梅庭军阅读了大量书籍资料,向长辈和村中老人请教,并与梅汝璈直系后代保持联系,尽可能掌握更多详实的史料。“我的讲解风格属于万涓成水、汇流成河。”他笑着说。

  如今的梅汝璈故居,设置了东京审判纪事、梅汝璈与东京审判史料室等七个展厅,陈列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英文翻译成中文的书稿原本,梅汝璈在东京审判时的40余件工作和生活用品等。对每一个历史细节、每一件展品、每一张图片,梅庭军都如数家珍,信手拈来。

  十二年来,梅庭军一直坚持为参观者义务讲解梅汝璈参加“东京审判”的故事,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让他尤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人专程来到故居聆听这段尘封的历史。

  与此同时,梅汝璈故居也成为全国法院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江西省法官教育基地、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南昌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南昌市档案教育基地等。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南昌市青云谱区组织新入职公务员参观梅汝璈故居,在这里开展了深刻的“入职第一课”。

  正如梅汝璈在日记中所写:“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欠下我们中国人民的血债,记在日本人民的头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会招致未来的灾祸。”梅庭军十二年如一日的义务宣讲,正是希望激励后人以先辈事迹自勉,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

  他说:“梅汝璈的法治精神、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只要还讲得动,我就要一直讲下去!”

  据悉,以梅汝璈故居为核心景观,结合梅村赣派建筑古韵,南昌正紧锣密鼓地打造青云谱区朱姑桥梅村文化旅游项目。未来,“梅汝璈IP”有望成为南昌城市文化IP的又一典型代表,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感受法治精神、红色文化和古村风情。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