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来华留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参加“我眼中的乡村振兴”活动

2025-08-19 17:52 阅读
大江网

  我是法迪,来自巴基斯坦,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今年7月初,我和其他国家的同学们一起到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参加“我眼中的乡村振兴”活动。

  我们去了一个叫“梦飞田园”的芦笋基地。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芦笋是怎么长在地里的。早晨的露水还没干,芦笋摸起来凉凉的。基地的专家告诉我们,要在早上很早的时候摘芦笋,这样才最新鲜最好吃。他们用很巧妙的办法给芦笋浇水施肥,用细细的管子直接把水和营养送到芦笋的根旁边,这样就不浪费水了。这让我想到在我的家乡巴基斯坦,人们也很珍惜水。

  后来我们参观了加工芦笋的工厂。工厂里很干净,也很明亮。我们看到工人叔叔阿姨们把刚摘下来的新鲜芦笋洗干净,按大小分好类。最神奇的是“速冻”技术!他们把芦笋很快地冷冻起来,这样芦笋就能保存很长时间,可以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卖,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我觉得这太厉害了!

  我们还和镇里的领导还有企业的负责人坐在一起聊天。镇领导说,他们用种芦笋来帮助农民赚钱,大家一起合作(“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工厂老板说,芦笋除了吃笋尖,其他部分利用得还不够,可以想办法深加工。听到这里,我的同学们开始出主意了。尼日利亚的同学李嘉一说,芦笋里有些好东西(天门冬氨酸和皂苷),可以做成喝了让人不那么累的饮料,就像中医的理念一样。这给了我一个想法!我就说:“我们可以用乌尔都语和英语拍些小视频,把这里种芦笋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芦笋好!”因为我知道,好故事是能传得很远的。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知道石埠镇的芦笋和这里的变化。

  最有趣的部分是直播!我们留学生都当了一回“主播”,尝试用不同的语言在网上卖芦笋。印度的托尼用英语讲他第一次生吃芦笋的有趣经历。轮到我时,我很兴奋。我用乌尔都语和英语说:“大家好!我是来自巴基斯坦的法迪。这里的芦笋又脆又嫩,就像我们家乡的食物一样新鲜好吃!”

  坐在回学校的大巴车上,我看着窗外的江西农村,白墙黑瓦的房子很漂亮。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虽然样子不一样,但都是人们生活的地方,都热爱自己的家乡。中国农村用新的技术让古老的土地变得更好了,这让我想到了中医讲的“天人相应”,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

  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作为学习中医留学生,我不仅想学好中医知识,也想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希望将来能把我在中国看到的、学到的,特别是像石埠镇这样的故事,讲给我家乡的亲人朋友们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