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拟入围名单公示 江西4团队上榜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李思成报道:8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拟入围名单,其中江西共有4所高校的教师团队拟入围,分别是南昌航空大学智能检测技术与仪器装备创新团队、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丰产优质高效生产教师团队、井冈山大学功能生物与污染治理教师团队、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公示期为2025年8月19日至25日。
据了解,“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教育部为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学习弘扬“时代楷模”黄大年教授的崇高精神,而设立的一项国家级教师团队荣誉称号。它不仅仅是一个“奖”,更是一个建设标准和行动指南。其目的是在全国高校中评选和打造一批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堪称楷模的一流教师团队。
这个称号从何而来?
它的源头来自于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黄大年教授。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教授。他曾在英国深造和工作,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于2017年启动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创建活动,旨在将黄大年精神具象化、常态化,让每个高校团队都能有一个看得见、学得来的榜样。
创建一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有多难?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指标共分为五个维度。
师德师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团队遵循教师职业道德,有明确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注重团队师德师风建设,挖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
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团队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及考核方案,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以扎实学识和前沿研究支撑高水平教学。
科研创新: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团队承担或参与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课题、重大科研项目,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作出贡献。
社会服务:知行合一,甘于奉献。团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志愿服务,结合地区特色与学院资源,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桥梁。建设专业相关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支教、帮扶、参加“一带一路”及国际组织援外等交流活动。
团队建设:团结协作,持续发展。团队带头人应为相关学科平台的负责人或主持、承担过重要科研项目或国家级教学名师,在国内外同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知名度,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群体中发挥凝聚作用。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评选了三批共600个这样的团队(首批201个,第二批200个,第三批199个),第四批的拟入围名单也正在公示中。这些团队构成了中国高校教师队伍中最优秀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