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都昌县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08-21 18:16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邵川川)近年来,都昌县以公立医院改革为抓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资源整合重组、人才梯队建设、服务流程优化等多维举措,构建“三医协同”新格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本源,绘就一幅“医心为民”的生动图景。

  体制机制创新 资源整合释放协同效能

  都昌县地处赣北区域,濒临鄱阳湖,南联五水,北通长江,居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中心地带,面临患者和医疗人才向省内外大医院流动的压力。同时,原有医疗体系存在资源分布不均、基层服务能力薄弱、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低、人才薪酬激励不足等困局。为此,都昌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都昌县打破行政壁垒,组建了都昌县总医院,构建起贯通县乡村的医疗服务体系。该县高度重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会议、亲自调度,通过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确立了“1+2+2N”的总体建设框架,实行一套班子、二块牌子、二个体系管理模式,组建了由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分别牵头的“两个紧密型医共体”。在总医院设立了“一办七部”,落实了总医院机构编制、办公场所,高位决策、整体部署、有力推进。

  “三医”协同成为机制破局关键。健全“三医”协同跨部门工作机制,组建了由县卫健委、县医保局、县市场监管局三部门参与的“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工作专班,由分管县领导任专班组长,建立“重大改革工作协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推动医疗、医保、医药等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见效。

  医疗资源下沉助推医共体建设提质增效。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资源同质化服务,都昌县制定了《都昌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优质医疗资源人员下沉方案》,召开了人员下沉工作动员部署会,分批次安排人员到各乡镇分院进行帮扶,推进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今年1月9日起,首批次11名医疗骨干已下沉至10个乡镇分院开展诊疗、带教工作,并挂职乡镇分院副院长参与基层分院行政管理,助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管理提质增效。

  基层药品新联动 群众取药更便捷

  建立“以牵头医院与乡镇分院药品联动,乡镇分院与辖区村卫生室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形成了“以县带乡,以乡带村”的服务网络,实现了药品保供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推动慢性病常见病用药下沉,乡镇分院和村卫生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和儿童用药不受“一品两规”限定,有效保障群众“就近取药”。目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将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用药种类调整至30种,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三病”用药和牵头医院的品规重合率达100%。同时,建立医共体总药师指导下的三级药师管理制度,组建药师团队和家庭药师队伍,提供居家药师服务,增强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和获得感。目前,已组建2个药师团队、24支家庭药师队伍。

  人才活力迸发 筑牢医疗发展根基

  人才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都昌县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大胆创新,持续激发人才活力。

  编制改革为人才流动注入“活水”。都昌县建立编制周转池,实行“备案管理+动态调配”,结合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通过校园招聘、公开招考等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49名,重点引进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等紧缺专业人才,有效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打破医务人员一岗定终身壁垒,畅通能上能下“双通道”。根据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职能和编制情况,科学设置岗位,优化岗位结构比例。完成了全系统岗位竞聘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岗位聘用管理,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薪酬激励焕发队伍内生动力。都昌县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指导各单位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加大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的倾斜力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

  精准的人才引育策略同步发力。发挥人才引进和培育双向效应,2024年度积极与县人才办、人社局、市卫健委沟通对接,已成功为26名符合条件的卫生专技人才完成“省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工作,柔性引进北京安贞医院专家组建帮扶团队到县人民医院,规划外派10名中级以上技术骨干到全国知名三甲医院进修培育人才。

  强化人才培养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2025年上半年共举办业务培训班5期,培训人员500余人次。选派20名业务骨干到省、市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提升和职称考试。

  服务温情触达 健康福祉惠万家

  改革的温度最终体现在百姓就医体验的改善上。该县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开展出院床旁结算、检查结果线上查询等。都昌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成功上线,通过“线上预约、线下护理上门服务”模式,由医院科室派出护理人员为出院患者、康复期患者、新生儿、孕产妇及行动不便等人群,提供居家延续护理,实现从“患者奔波”到“护士上门”的服务模式的转变。

  智慧医疗赋能,让“数据跑”代替“患者跑”。全县24个乡镇卫生院已基本完成“省智医系统”AI影像处理系统对接,建立了医共体信息化可视平台,群众在乡村通过远程会诊,获得县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给群众带来极大幸福感、获得感。通过搭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信息平台,都昌县实现340余项检查检验结果跨院互认,城乡医疗质量实现同质化,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细微之处的改革更具温情。推进大病专项救治、先诊疗后付费;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一站式”即时结算、出生“一件事一次办”、医院车位优先留给患者、志愿者陪诊服务温暖特殊群体、无偿献血工作连续4年获九江市“无偿献血先进县……这些看似琐碎的“关键小事”,打通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通过病人不跑专家跑、药品集采、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举措,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高质量服务,还大大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共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1698人次,累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66.65万元。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共惠及群众8862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12.14万元。

  为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该县全面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医疗协同服务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检查数据可实时上传县域诊断中心,群众在基层即可完成拍片检查,依托信息化平台(PACS等),数据实时传输至县级医院甚至上级合作医院。充分利用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人力资源优势,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进行诊断,群众“足不出乡”就能享受到县级乃至更高级别的诊断服务。

  基层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也在持续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筑牢基层健康网底,都昌县打造“都健康,您身边的家庭医生”等家庭医生服务品牌,建立118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全县重点人群签约率89.67%,服务履约率100%。

  从机制破冰到人才激活,从资源整合到服务升温,都昌县医改正以系统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促使全县公立医院发展迈上新台阶,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有“医”靠的健康服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