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差旅费该谁垫?这题不该让员工解
近日,江苏南京一公司因员工拒绝垫付大额差旅费,以旷工为由将其开除。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劳动者出差是因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要而产生的,相关差旅费用本质上是用人单位经营成本的组成部分,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对此并无先行垫付的法定义务,尤其当预估费用巨大时,用人单位更应主动预见并妥善安排,避免给员工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
差旅费属企业经营成本,员工没有垫付义务,不少网友纷纷吐槽:“我们垫的不是钱,是‘卑微’!”“这哪是出差,分明是自带干粮给老板打工。”
现实中,让员工垫钱办公事这类操作并不少见,有些单位动不动就让员工先掏成千上万元垫付差旅费,表面说是回头报销,实则拖延挤占、流程繁琐,甚至最后扯皮推诿、难以兑现。员工垫的是真金白银,影响的是生活日常;单位轻飘飘一句“先垫着”,暴露的不仅是管理惰性,更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漠视。
员工出差,出的是公干,办的是公务,费用凭什么要员工“预支”?看似是财务流程上的小事,实则是企业管理理念落后、权力意识跑偏的典型表现。有人说,“让员工垫钱,本质上是对员工的不信任”——既怕他乱花,又懒得做预算,干脆“花你的钱,办我的事”,你心疼了,就不会“浪费”了。这种逻辑不仅站不住脚,更是对劳动关系的一种伤害。
我们也理解,有些单位确实存在临时性支出或资金周转压力,但这绝不是让员工长期垫付的借口。哪怕再退一步,事前沟通、明确报销时限,也是一种诚意。
制度千万条,尊重第一条。差旅费谁垫付,不仅是一个财务问题,更是一个单位如何看待劳动者的问题。是把员工当成合作伙伴,还是单纯的“工具人”?是崇尚规范透明、互相尊重的现代管理,还是固守能占就占、权责错位的落后思维?
眼下,随着数字监管技术不断完善,差旅消费完全可以实现全程透明化管理,“怕乱花钱”早已不是借口,缺乏管理意识和尊重意识,才是问题的根本。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能主动摒弃“让员工垫钱”的做法,用制度保障权益,用信任凝聚人心,这样员工再也不必为垫资纠结,这样的劳资关系才能更健康,企业成长才会更有力。
(李 伟 张海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