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西贝预制菜之争的反思与机遇

2025-09-17 16:27 阅读
大江网原创

  最近,西贝预制菜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隔空“论战”,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这场风波,表面上看是一场关于预制菜定义与使用的争论,实则反映出消费者对餐饮行业透明度、食品安全以及自身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强烈关注,而这也为预制菜产业乃至整个餐饮行业带来了深刻反思与发展新契机。

  西贝作为知名连锁餐饮品牌,一直以来给消费者的印象是主打现做美食。然而,罗永浩的一条微博打破了这种认知平衡,他吐槽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瞬间引发公众热议。西贝方面坚称门店无预制菜,双方各执一词,随着事件发酵,更多关于预制菜的问题浮出水面,如预制菜标准不统一、信息不透明、消费者被蒙在鼓里等。

  从积极角度看,这场风波是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它让预制菜走到台前,促使各方重新审视这个新兴产业。近年来,预制菜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有行业报告认为,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将超过6000亿元,2026年有望冲击万亿元。预制菜在连锁餐饮端渗透率达80%,外卖中预制菜占比也颇高。如此庞大的市场,却长期缺乏完善的标准和规范,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了解也极为有限,此次事件正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契机。

  在标准制定方面,此前虽有六部门发布的相关通知给出“预制菜”标准,但与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脱节,未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如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无疑是重大利好。统一标准能规范行业生产,解决认知错位问题,让消费者和企业在同一规则下互动,推动预制菜行业告别野蛮生长,走向健康发展。

  透明化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在此次事件中,西贝因对预制菜使用情况遮遮掩掩,引发消费者不满。消费者并非完全排斥预制菜,只是不能接受被隐瞒、被“蒙骗”的感觉。老乡鸡按“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进行菜品等级公示的做法,就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与好评。当餐饮企业主动公开菜品制作方式,让消费者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才能重建信任,让预制菜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西贝预制菜风波虽带来了一时的混乱与争议,但危机背后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当预制菜行业在标准制定、信息透明化和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不仅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还将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餐饮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希望这场风波能让消费者在未来的餐饮消费中,能拥有更多知情权和选择权,吃得更安心、更明白。

  (李康龙)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