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日抛”成惯例,烘焙店食物浪费如何破
近日,上海一家网红面包店被晒出每天打烊后,将大量未售出的面包直接扔进垃圾袋。这些本可食用、价格不菲的面包成筐丢弃,令不少网友直呼可惜。面对质疑,店员坦言虽是浪费,但“公司规定如此,只能照做”。

现实生活中,“当天出品、当日丢弃”已成为不少烘焙店的惯例。据统计,全球每年烘焙的1.85亿吨面包,其中有高达10%被丢弃、浪费。烘焙行业的食物浪费问题,一直备受诟病。更让人不解的是,有些商家不以为耻,反而将“卖不完就扔”当作一种“高端”营销噱头,助长铺张浪费之风。
当然,商家自有说法,担心打折影响品牌“调性”,怕消费者专等促销,影响正价销售……说到底,还是利益算计。丢弃的面包,其成本早已摊进售价,最终由消费者买单。一边是“面包刺客”刺痛钱包,一边是“日抛面包”刺痛眼睛。这不仅是浪费食物,更是对社会公德和企业责任的漠视。
我国粮食需求量大,节粮减损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反对食品浪费已是社会共识,面包店如此“日抛”,显然与之背道而驰。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将还可食用的面包成批丢弃,都是对社会资源的不尊重,也背离了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面包未售完,不等于价值归零,为其寻找“更好的归宿”,并非无解之题。有的企业借助数字化预测销量,精准控制产量;有的与酒厂合作,将报废面包酿成啤酒;有的尝试“盲盒”“福袋”等趣味形式处理尾货;还有的主动捐赠,让剩余面包温暖环卫工、外卖员等群体……只要真心想节约,办法总比困难多。
“卖不完就扔”不是品牌升级的正确方式,相反,暴露了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经营方式的粗放。真正有远见、有品位的企业,会珍惜粮食、尊重消费者,以智慧方式减少浪费,用公益行动传递温度。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需要商家不再简单“一扔了之”,而是真正把节约意识融入日常经营。唯此,面包才会更“香”,品牌才能走得更远。
(谢丹玲 董文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