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针做成3000亿元大产业 江西这个小县城又有新动作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文琴)江西这个小县城,为何能把“一根针”做成“大产业”?10月18日,2025南昌医疗器械产业合作伙伴大会在进贤县举行,再次吸引了行业目光。这场以“全球医械协同共筑健康生态”为主题的大会,通过多层级战略签约、顶尖专家对话和行业思想碰撞,共同擘画医疗器械产业从“制造”迈向“智造”的新蓝图。
作为中国“医疗器械之乡”的核心代表,进贤县拥有全国领先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年交易额近3000亿元,占据全国一次性输液针市场约30%的份额。此次大会旨在进一步凝聚共识、整合资源,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战略签约构建产学研一体生态
在签约环节,全国一次性医疗器械领军企业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以下简称“洪达集团”)与多家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协议,合作涵盖医用高分子材料、中空纤维透析器产业链、血透智能设备智造等核心领域。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洪达集团与南昌大学现代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达成校企合作项目,推动“实验室”与“生产线”直接对接,加速形成“研发-生产-应用”一体化生态闭环。这是该研究院挂牌后再次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标志着产学研深度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
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总经理王海银表示,当天签约的6个项目将对洪达的核心品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未来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确保项目尽快落地生效。
顶尖专家共探产业创新路径
在“学术交流”与圆桌对话环节,国内顶尖专家学者深度解析监管政策演进趋势与技术前沿,为企业提供战略导航。
围绕“全球协同下的医疗器械创新路径”,嘉宾从临床需求、技术突破、精益管理等维度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以临床价值驱动创新”“跨领域技术融合破局”等前瞻观点。现场互动热烈,思维碰撞金句频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云南和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毛伟表示,此次大会为研发人员带来了新的思维、创新和模式,将助力企业开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从“一根针”到“大产业”的蜕变
大会也见证了江西企业的辉煌历程。作为一家扎根进贤的本土企业,洪达集团迎来了成立30周年的重要时刻。
从最初的一次性输注器生产厂,发展为集“研发、生产、贸易、物流配送、物联网+”为一体的科工贸综合性企业,该公司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引擎,积极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战略联盟,产品赢得20%国内市场占有率,远销欧美亚非,年出口额突破4000万美元,成为行业最大的耗材制造商之一。
洪达的发展是进贤医疗器械产业崛起的缩影。20世纪80年代,进贤医疗器械产业靠推销医疗耗材起家,被称为“一根针”。历经四十余年深耕,进贤已形成覆盖医疗耗材、诊断设备、康复器械等全链条的产业集群,“草根经济”逐步长成“树根经济”。
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7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1家、专精特新企业19家、规上企业73家。6万销售大军遍布全国,代理销售品种6000多个,带动年交易额近3000亿元,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平台建设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进贤县积极搭建平台载体,规划建设中国·南昌(进贤)现代医疗器械科创城,推进会展交易中心、孵化中心、供应链平台等“十大平台”建设。与南昌大学共建医疗器械现代产业学院暨产业创新研究院,引进中关村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平台进贤分中心,深入推进产教研融合。
今年4月,进贤举办了首届中国(进贤)医疗器械经销商大会暨博览会。9月30日,2025江西(进贤)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南昌大学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挂牌,投用首批5名硕博导师和20名硕士研究生。创新研究院已与龙头企业签署研发协议,并与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6家医院签订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形成“医院出题,高校解题,企业答题”的创新闭环。
进贤县商务局副局长车臣帅表示,此次战略合作签约从材料研发、产品制造、技术升级到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为进贤县医疗器械产业链进行了一次深度“强链、补链、延链”的整合。未来进贤还将积极举办此类活动,欢迎更多企业家来进贤投资兴业,共享产业机遇。
从“制造”到“智造”,从“跟跑”到“并跑”,进贤医疗器械产业正换挡提速、全力奔跑,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产业吸引力,一大批涉及智能助听、远像光屏、脑电波治疗等新兴领域的优质企业相继落户,为“中国医疗器械之乡”注入新动能。